旗竿的意思
旗竿的意思
1、指示球洞位置的可動標(biāo)記。2、亦作"旗桿"。懸掛旗幟的桿子。示例:那大圣趁著機(jī)會,滾下山崖,伏在那里又變,變了一座土地廟兒,大張著口,似個廟門,牙齒變做門扇,舌頭變做菩薩,眼睛變做窗欞。只有尾巴不好收拾,豎在后面,變做一根旗竿(選自2013年版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第26課《小圣施威降大圣》)亦作“旂竿”。懸掛旗幟的桿子。《后漢書·袁紹傳》“遂到瓚營拔其牙門” 唐 李賢 注:“牙門旗竿,軍之精也。” 唐劉禹錫 《和樂天洛下雪中宴集寄汴州李尚書》:“遙想兔園今日會,瓊林滿眼映旂竿。” 唐 杜甫 《復(fù)愁》詩之五:“金絲鏤箭鏃,皂尾制旗竿。” 魯迅 《吶喊·白光》:“屋宇全新了,門口是旗竿和扁額。
導(dǎo)讀1、指示球洞位置的可動標(biāo)記。2、亦作"旗桿"。懸掛旗幟的桿子。示例:那大圣趁著機(jī)會,滾下山崖,伏在那里又變,變了一座土地廟兒,大張著口,似個廟門,牙齒變做門扇,舌頭變做菩薩,眼睛變做窗欞。只有尾巴不好收拾,豎在后面,變做一根旗竿(選自2013年版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第26課《小圣施威降大圣》)亦作“旂竿”。懸掛旗幟的桿子。《后漢書·袁紹傳》“遂到瓚營拔其牙門” 唐 李賢 注:“牙門旗竿,軍之精也。” 唐劉禹錫 《和樂天洛下雪中宴集寄汴州李尚書》:“遙想兔園今日會,瓊林滿眼映旂竿。” 唐 杜甫 《復(fù)愁》詩之五:“金絲鏤箭鏃,皂尾制旗竿。” 魯迅 《吶喊·白光》:“屋宇全新了,門口是旗竿和扁額。

1、指示球洞位置的可動標(biāo)記。
2、亦作"旗桿"。懸掛旗幟的桿子。
示例:那大圣趁著機(jī)會,滾下山崖,伏在那里又變,變了一座土地廟兒,大張著口,似個廟門,牙齒變做門扇,舌頭變做菩薩,眼睛變做窗欞。只有尾巴不好收拾,豎在后面,變做一根旗竿(選自2013年版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第26課《小圣施威降大圣》)亦作“旂竿”。懸掛旗幟的桿子。《后漢書·袁紹傳》“遂到瓚營拔其牙門” 唐 李賢 注:“牙門旗竿,軍之精也。” 唐劉禹錫 《和樂天洛下雪中宴集寄汴州李尚書》:“遙想兔園今日會,瓊林滿眼映旂竿。” 唐 杜甫 《復(fù)愁》詩之五:“金絲鏤箭鏃,皂尾制旗竿。” 魯迅 《吶喊·白光》:“屋宇全新了,門口是旗竿和扁額。
旗竿的意思
1、指示球洞位置的可動標(biāo)記。2、亦作"旗桿"。懸掛旗幟的桿子。示例:那大圣趁著機(jī)會,滾下山崖,伏在那里又變,變了一座土地廟兒,大張著口,似個廟門,牙齒變做門扇,舌頭變做菩薩,眼睛變做窗欞。只有尾巴不好收拾,豎在后面,變做一根旗竿(選自2013年版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第26課《小圣施威降大圣》)亦作“旂竿”。懸掛旗幟的桿子。《后漢書·袁紹傳》“遂到瓚營拔其牙門” 唐 李賢 注:“牙門旗竿,軍之精也。” 唐劉禹錫 《和樂天洛下雪中宴集寄汴州李尚書》:“遙想兔園今日會,瓊林滿眼映旂竿。” 唐 杜甫 《復(fù)愁》詩之五:“金絲鏤箭鏃,皂尾制旗竿。” 魯迅 《吶喊·白光》:“屋宇全新了,門口是旗竿和扁額。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