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和我們不一樣,在過去,二十四節氣不僅是對氣候的反應,也用于農業生產。另外,進入節氣的時間每年都不一樣。因此,一般來說,老一輩的人會精確地知道每個節氣的時間。那么,你知道2023年秋分是什么時候嗎?我們來看看2023年秋分的日期和時間。
2023年秋分為公歷2023年9月23日14時39分,農歷貴茂年8月9日。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四個節氣。此時太陽達到黃經180度。該節日每年公歷9月22日至24日舉行。
秋分節氣具體是指什么意思
第一,晝夜時間相等。這一天,太陽到達黃經180度,直接撞擊地球赤道。因此,在世界大部分地區,這一天的24小時在白天和黑夜之間平均分配,每一天12小時。秋分后,太陽直射點開始從赤道進入南半球,北半球開始晝短夜長。附近,北極也即將迎來一年六個月的漫漫長夜和不朽星空。
第二,氣候正在由熱變冷。按照中國古代立春、長夏、立秋、立冬為四季的季節劃分方法,秋分落在秋季90天以內,平分秋色。
秋分的氣候特點是什么
在秋分,中國大部分地區已經進入涼爽的秋天。來自南方的冷空氣遇到逐漸衰減的暖濕氣流,導致降水和氣溫一再下降。正如人們常說的,是“秋雨一場寒”的時候了,但秋分后的日降水量不會很大。這時,北方和南方的耕作方式是不同的。
秋分意味著真正進入秋天。隨著北半球天氣轉涼,鵝、燕子、杜鵑等。開始從逐漸寒冷的北方成群結隊地飛往南方。
“立秋”是立秋,“初霜”是秋末,“秋分”只是立秋到初霜90天的一半。秋分時節,長江流域及其以北廣大地區相繼進入秋季,日平均氣溫降至22以下。
秋分的習俗
犧牲月亮
祭月是我國非常古老的習俗,實際上是古人對“月神”的一種崇拜活動。古代有“秋日暮月”的習俗。晚上,也就是拜月神。立一個大香案,擺著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月下“月神”碑朝月方向擺放,紅燭高燃。全家人輪流拜月祈福。在古代,在南方的一些地區,人們有在中秋節晚上祭拜月神的習俗。
吃秋菜。
嶺南地區有秋分吃秋菜的習俗,代表著一種美好的愿望。其實秋菜是野莧菜,當地人叫它“秋蒿”。是紫綠色的,和魚片一起煮的湯叫“秋湯”,味道很鮮美。民間有句話,“秋湯補臟,洗肝洗腸。家庭,老少皆宜,安全健康。”
莧菜富含維生素C和胡蘿卜素,具有增強人體免疫力的作用。吃秋菜也是中醫養秋的養生理念。
送秋牛。
送秋牛其實就是送秋牛。所謂“秋牛圖”,就是印在紅或黃紙上的農歷新年節氣和農民耕田的畫面,預示著豐收。送秋牛圖的人是民間說唱歌手,也叫“秋官”,俗稱“談秋”。字雖然隨便出來,但句句押韻優美,類似于過節在家彈琴說唱福祿壽發財。當主人高興時,他會給一個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