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傳統文化很豐富,同時也形成了不少節日,如果是起源于本土,我們都可以追溯它們的來歷,也能夠發現其中有不少禁忌,比如不能打碎燈泡之類的,很多人可能不在意這些細節,但最好需要了解一下,才能有序愉快地度過一個平安年。
大年三十燈泡燒了會怎么樣
一般來說在大年夜比較忌諱打碎東西的,比如燈泡不小心破掉了,恐怕會運勢有不利的影響,最好及時打掃干凈,然后換上新燈泡,念著:“碎碎(歲歲)平安”,就能把不好的運氣趕走了。不過到了這一天,大人應該最好引導,不能讓小孩碰到尖銳易碎的物品,清洗餐具的時候也要小心輕放。
除夕有什么來歷
按照相關古籍的記載,很早以前大年夜舉辦相關典禮,是為了趕走疫病,祈禱人們身體健康的,后來還出現了多種版本的傳說。據說古時候有一個叫“夕”的妖怪,專門害人,人們就相到了一個方法,就是在窗戶和門上貼紅色的紙,再放噼噼啪啪會響的東西,就把夕嚇跑了,大家擺上宴席互相慶祝。后來就慢慢流傳下來,變成貼對聯和放鞭炮的習俗。現在到了除夕夜,家家戶戶都要守歲,表示驅除不祥、迎接幸福祥瑞。大家對于除夕的寓意,從為了安全過年到辭舊迎新的轉變,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節日相關創意文案
1.吃個團圓飯,過個幸福年。
2.愿今年所有的遺憾,是明年驚喜的鋪墊。
3.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新年快樂。
4.新的一年,愿日子如熹光,溫柔又安詳。你我赤誠且勇敢,欣喜也在望。
5.除夕夜!有家才是團圓夜,愿美好常伴左右。
6.除舊守歲過除夕,點燃煙花綻吉祥,親人圍坐包餃子,歡聲笑語話幸福,團團圓圓迎新年。
7.何其有幸,年歲并進,燈火長明,喜樂安寧,萬物更新,歲歲平安,長安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