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南渡后的詞主要寫國破家亡后政治上的風險和個人生活的種種悲慘遭遇,因而她的詞作充滿了凄涼和低沉之音,主要是抒發傷時念舊和懷鄉悼亡的情感。
在流離生活中她常常思念中原故鄉,如《菩薩蠻》寫的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蝶戀花》寫的空夢長安,認取長安道,都流露出她對失陷了的北方的深切懷戀。她更留戀已往的生活,如著名的慢詞《永遇樂》,回憶中州盛日的京洛舊事,《轉調滿庭芳》芳草池塘回憶當年的勝賞,都將過去的美好生活和今日的凄涼憔悴作對比,寄托了故國之思。
她在詞中充分地表達了自己在孤獨生活中的濃重哀愁,如《武陵春》通過寫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慨,《聲聲慢》運用疊詞,表達了自己難以克制,無法形容的愁,又如《清平樂》中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的悲傷,《孤雁兒》中的悼亡情緒,都是在國破家亡,孤苦凄慘的生活基礎上產生的,所以她的這部分詞作正是對那個時代的苦難和個人不幸命運的藝術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