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二月二龍抬頭吃什么 山東龍抬頭有哪些食俗
山東二月二龍抬吃炒蝎豆、烙饸子和“土里蹦”(音)。現在山東大部分地區的二月二都流行此俗,不過在蝎豆之外又加上了瓜子、爆米花等,算是炒蝎豆風俗的一個新發展。
炒蝎豆, 濰坊、萊州等地稱作“報捷”,諧音爆蜇,據說吃了炒蝎豆,一年不被蝎子蜇。 鄆城等地稱作“炒蝎子爪”,孩子們邊吃邊唱道:“吃了蝎子爪,蝎子不用打。”蝎豆一般用黃豆炒制,有的蝎豆還粘上糖面,有的在鹽水中泡過,香脆可口,還有的把面棋子和蝎豆一塊炒,花樣甚多。 吃蝎豆不僅可以辟蝎,還有人說誰要是吃了七家的蝎子爪,誰就能長命百歲。 也有的地方將其稱為“糖斗”或“料豆”,有“二月二,吃糖豆,人不害病地豐收”之說。
山東德州地區,二月二流行吃烙饸子和“土里蹦”(音)。 在當地人看來,剛剛從鏊子里出鍋的饸子不僅含有“和(饸)和美美”“和(饸)氣生財”之意,更因為它外焦里嫩,色澤金黃,無論形狀還是色澤都頗似龍鱗,吃了龍賴以護身的鱗甲,這一年可百病不侵,平平安安。 “土里蹦”是一種節令食品,是以面粉、白糖,摻以糖精、酵肥等發酵、炒制而成。 外形比黃豆略大,色澤暗黃,入口酥脆。 因為是用當地盛產的白沙土炒制而成,所以得名“土里蹦”。 在當地土語中,“蹦”就是跳,而龍抬頭之日食用“土里蹦”,自然具有“跳龍門”含意。
二月二龍抬頭的古詩
《二月二日》
唐丨白居易
二月二日新雨晴,
草芽菜甲一時生。
輕衫細馬春年少,
十字津頭一字行。
《二月二日》
唐丨李商隱
二月二日江上行,東風日暖聞吹笙。
花須柳眼各無賴,紫蝶黃蜂俱有情。
萬里憶歸元亮井,三年從事亞夫營。
新灘莫悟游人意,更作風檐夜雨聲。
《二月二日出郊》
宋丨王庭珪
日頭欲出未出時,霧失江城雨腳微。
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猶含態石披衣。
煙村南北黃鸝語,麥隴高低紫燕飛。
誰似田家知此樂,呼兒吹笛跨牛歸?
《二月二日即事》
南宋丨方岳
春潮昨夜沒平灘,一雨催花色半含。
雁喚元宵歸塞北,燕銜新社到江南。
無歡不必游花樹,有病何須置藥籃。
只把公忠答天地,從教兒女鬧冠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