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時稱匈奴為胡虜,后世用為與中原敵對的北方部族之通稱。曾經侵入中原的蒙古族、滿族,都被漢人稱之為胡虜。
在中國古代,對四方少數民族的稱呼是有特定專詞的,東方稱夷,南方稱蠻,西方稱戎,北方稱胡(有時也稱狄)。虜是專問用于對敵的蔑稱,因此“胡虜”二字就是專指北方的少數民族政權。
《漢書·晁錯傳》:臣聞漢興以來,胡虜數入邊地。
《漢書·王莽傳中》:以新室之威而吞胡虜,無異口中蚤虱。
唐李白《子夜吳歌》之三: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宋岳飛《滿江紅·寫懷》詞: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明王瓊《雙溪雜記》:當流賊內亂之時,而胡虜不侵,猶能支也;設使胡虜又大舉入寇,李公等必束手無策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