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拖了很久,真的對不起大家。 之前分享了很多關于小白/人生方向的運動知識,但是發現大家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就是拉伸。
很多人認為拉伸沒有效果,只是運動而已,出汗就說明有效果。 你在拉伸什么?你能吃嗎?
別告訴我,它真的可以吃。
吃掉你緊繃的肌肉,進行“緊-松”的階段性轉換,從而排出運動后堆積的乳酸(比如第二天清晨起床后的酸痛),放松筋膜,形成更好的肌肉線條。 所以你看到的是運動+拉伸的結果。 當然,如果你有錢,可以直接使用筋膜槍。
??今天涉及到的拉伸,會涉及到更多針對上班族的輕度拉伸/日常生活中的健身運動,因為太專業的話,你可能暫時用不上。 由于沒有人給我拍照,所以本期的動作素材全部來自網絡,后面也會附上一些課程推薦)
??同時,當有與健身方向相關的伸展運動時,我會標記出來,以便大家根據需要找到。
肩頸
身體最酸痛的部位是肩膀和脖子。 只要看書/看手機/哪怕是站著,都會有一陣酸痛的感覺。 就連我這種頸椎有問題的人,也時不時伴隨著頭痛,需要多多學習肩頸放松的知識。 不是為了治愈,但至少是為了暫時緩解肌肉酸痛。
脖子
首先,關于頸部的放松,糾正一個常見的錯誤。 大家總是習慣在脖子酸痛的時候把脖子360度轉幾圈,認為這樣可以預防頸椎病或者緩解不適。 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鍛煉方法。 頸椎本身結構復雜,包括頸髓、椎動脈等部分。 做不好會加重頸肩痛(之前跟媽媽去學正骨,練頸椎圖譜的時候真的被在學的同學給吸引了同一時間。被壓到被惡心到……真的別隨便動脖子)。
那么正常的放松頸部的方法基本上就是左右轉動頭部/繞頸椎擺動,上下抬頭和低頭來拉伸這個圈內的肌肉,達到放松的效果。
當然,如果你的柔韌性不太好,也可以用手的力量來施加額外的壓力,像這樣。
這個動作不僅對緩解頸部酸痛有效,對頸部兩側斜方肌引起的肩部酸痛也有效果(也適用于健身房肩部訓練)
肩膀
肩膀部分運動后怎么拉伸腿部線條更好,除了每天請身邊的朋友給你按摩外,其余的就靠自己了。
例如,肩部旋轉或無意識的拉伸可以得到輕微緩解。 尤其是背著沉重的背包外出時,一定要記得時不時將其取下,讓肩膀透透氣。
(更多關于肩部的拉伸,可以在下臂部分進行訓練)
手臂和胸部
手臂和胸部是健身??房老哥們最常鍛煉的部位。平時啞鈴區聲音最大的就是它們(聲音比較有活力,不是
手臂
當然,除了局部健身鍛煉外,經常和電腦打字/提重物打交道的上班族,也會出現手臂酸痛等情況。
先說武器。 男生的手臂練習,基本上就是二頭肌和三頭肌的訓練。 包括我們舉起重物,都需要在肱三頭肌的協助下鍛煉二頭肌。
上臂的基本拉伸動作主要有以下兩個(其實這兩個動作是順便拉伸手臂和肩三角肌):
其次,有些人也會出現小臂酸痛,比如有些情況是發力方式不對(比如打羽毛球時,總是用小臂帶動球拍)。 所以這個時候一定要記得運動完之后這樣拉伸。
胸部
胸部的描述可能更運動。 男生日常在健身房練胸,無非是胸大肌/胸中縫/胸外緣的塑形。 通過調整躺椅的角度來改變你的發電部位,可以鍛煉塑造上下側輪廓,這里就不贅述了。
那么,胸部的拉伸其實很簡單,目標部位就是胸大肌。 運動達人推薦大家這樣做:
日常生活中,推薦大家這樣做~用椅子或者雙手合十在雙手背后做拉伸。
臀部
至于臀部,之前講臀部力量訓練的時候介紹過。 基本上,它是一個模型和三種表達方式。 分為:坐式、臥式、站式。 具體操作如圖:
對于生活中久坐的上班族來說,可以坐姿或站姿進行拉伸,操作更方便,不影響美觀。
臀部的訓練和拉伸,也可以看我之前寫的文章??
腹部
腹肌鍛煉是每個人日常生活中最緊迫的部分,也是最想快速見效的部分,什么是“八塊腹肌”/“馬甲線”。 但也要注意,久坐容易造成小腹脂肪堆積,腹部容易出現明顯條紋(所以Apple Watch的站立提醒有多重要)。
所以除了每天多做腹肌訓練外,切記不要在椅子上坐太久,肉質的肚子有被擠壓的感覺!
但是腹部的拉伸基本上是一個規律,就是要和你練腹肌的方向相反。
這個動作建議在墊子上進行,因為我們平時的腹肌訓練不是隨時隨地都能做的。
當然,如果日常環境不允許,久坐后想要拉伸,可以用一張與腿部同高的桌子輔助拉伸,或者如果你的柔韌性允許,將腰部向后彎曲用于腹部拉伸(但不推薦)
當然,有些訓練也會包括外斜肌的鍛煉,所以如果你參加了側腹肌的鍛煉,記得在鍛煉完后左右拉伸一下。
低背
上班族“腰酸背痛”。 健美運動員劃完第二天后背酸酸的。 都是因為背部的拉伸沒做好。 那么如何緩解這些煩惱呢?
基本的背痛來自于背闊肌,無論是運動還是日常。 建議在做完劃船/硬拉/引體向上等背部訓練動作后,可以進行以下拉伸動作,加速背部肌肉線條的形成/日常緩解酸痛。
腿
關于腿部的拉伸,可能嘮叨的比較多,還望見諒。
首先我們要明確的是,無論平時走路上下班,還是逛街/跑步/做HITT運動等,只要是腿部參與支撐體重,都會引起肌肉緊張。
所以有些人會有一些:從側面看,大腿前部呈弧形,突出明顯; 從背部看,小腿明顯是一團肌肉。 他們都很壞蛋。
因為我們日常走路的“抬腿”動作是從大腿前側的股直肌發力開始的,當動作最后落地時運動后怎么拉伸腿部線條更好,腳后跟先著地,然后發力。
所以腿部的拉伸基本上涉及“小腿”和“大腿”兩部分。 將增加一些大腿內側/腿筋伸展。
大腿
首先,大腿前側推薦一個非常簡單,隨時隨地都可以做的日常動作。 等公交的時候抱著腿一點也不會耽誤。
對于大腿內側,練舞的同學接觸比較多:壓腿和壓臀都可以拉伸大腿內側肌肉。 其實這兩個動作多做幾次,對于柔韌性(對于想解鎖劈馬的妹子)和X型腿的調整都有幫助。
大腿后側的拉伸主要針對直腿硬拉/反蹬機和健身中各種腿部器械訓練后的腘繩肌。
小牛
關于小腿部分,我先給大家解釋一下上面說的“長痘痘”的原因。
小腿中最重要的肌肉叫小腿三頭肌,主要由兩塊肌肉組成:一是粗而淺的“腓腸肌”,是小腿的主要肌肉,分別附著在股骨上; 另一個相對較深和較長。 扁平的“比目魚肌”附著在小腿骨上。
腓腸肌主要作用于站姿或膝關節伸直時,踢腳時用力較大。 例如:站立、步行和慢跑。 所以當腓腸肌過度發達的時候,就會讓小腿看起來很粗,就像“蘿卜腿”一樣。
當膝蓋彎曲時,比目魚肌會施加更大的力量。 例如:跑得快,跳得高。 這就是為什么很多NBA籃球運動員的腿都是細的,比如杜小帥。 比目魚肌的發育會在視覺上抬高和拉長小腿。
但是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的小腿肌肉會比較發達,而比目魚肌會比較弱,這就是問題所在。
因此,我梳理了兩種針對小腿的拉伸方式。
所以你可以看到差異! 所有涉及比目魚肌的拉伸都涉及處于彎曲位置的小腿和大腿,而當腿部直立拉伸時,腓腸肌基本上也參與其中。 這也對應于上面提到的各自的支持效果。
還有一點! 以后不要做這個動作了,我今天才發現555是純練腓腸肌的。
最后
拉伸部分的動作總結到這里基本就結束了。 當然,我只是挑選了一些最基本、最常用的動作。 如果想深入做專門的拉伸課程,可以去繼續搜索(畢竟說到運動就是它,不是廣告。。。)。
keep里面有很多“放松”/“拉伸”的課程,一搜就會找到。 跟隨課程并有時間監督可能會更有效。
如果你是健身愛好者,可以根據以上分類選擇一些適合自己平時訓練部位的拉伸動作。
也有朋友說,健身初學者第一次去健身房的時候,想知道可以先使用哪些器材。 先說一些設備的使用。 不過不知道大家是否需要這樣的科普,需要的話可以在留言區告訴我。
*圖片來源:KEEP Course/Cyber??Fit/Google/Jacob Postu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