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保山市博物館在一樓大廳舉行捐贈儀式,保山小伙王偉將一柄戰(zhàn)國時期的古青銅劍和29件 青銅手鐲殘片捐贈給保山市博物館。館長王黎銳接受了捐贈,并向王偉現(xiàn)場頒發(fā)了捐贈證書,以表彰這位 保山小伙為文物保護和研究所作的貢獻。
據(jù)古青銅劍捐贈人王偉介紹,收藏和捐贈這把古劍源于一次奇特的經(jīng)歷。2021年底,王先生在開車 回家的路上,遇到了一個60多歲的老人招手攔車,老人聲稱想賣一件東西給王先生,并且從身后拿出一 個帆布口袋,里面裝著古青銅劍和青銅的殘片。王先生看后有些暈,老人則表示是他家地里挖出來的,王 偉說,自己平時很喜歡收藏,看到這柄古青銅劍就感覺非常震撼。在冷靜后認為這把劍是真的,于是出價 5600元買下。
王偉說,他將這件藏品拍成圖片向一名做古玩的網(wǎng)友請教,網(wǎng)友看后回復他說這個是真品,是戰(zhàn)國時 期的青銅器和手鐲。“我問他這個東西的價值,對方告訴我有價無市,不好說。如果遇到剛好需要收藏的 人,幾萬元沒有問題。”王偉說,當時自己的內(nèi)心非常激動,覺得真的是撿漏了。
然而就在他沉浸在歡喜中,突然從網(wǎng)上看到一則有人因倒賣國家文物犯法的消息。“我又在百度里面 查了一下,上面寫著販賣文物,要判5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jié)嚴重的5年以上,后來我決定聯(lián)系文物部門 把它捐了。”
王先生表示,在完成捐贈的那一刻,他釋然了。而文物部門則將古青銅劍放入博物館當成了館藏,并 且給予了王先生2000元的補助。
拾金不昧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也是一個人高尚道德情操的體現(xiàn)。在當今社會,我們應該學習和弘 揚胡文昊等拾金不昧者的精神,用實際行動溫暖他人,傳播正能量。
此外,值班站長提醒乘客,搭乘地鐵出行時要妥善保管好個人隨行物品,如遇物品遺失,可撥打027- 96556武漢地鐵服務熱線或向身邊工作人員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