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每年春節(jié)是從除夕開始的,尤其年夜飯的開始,便是過年了。從日歷上來看,還有3天就是除夕了!你期待嗎?相信很多人都非常期待除夕年夜飯吧,除了能領紅包,還能吃到很多好吃的。那么,通常除夕年夜飯必備飯菜有哪些呢?一起來了解。
還有3天就是除夕了
今年除夕在2022年12月31日,距離這天還有3天。
除夕,為歲末的最后一天夜晚。歲末的最后一天稱為“歲除”,意為舊歲至此而除,另換新歲。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是歲除之夜的意思,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時值年尾的最后一個晚上。除夕是除舊布新、闔家團圓、祭祀祖先的日子,與清明節(jié)、七月半、重陽節(jié)是中國民間傳統(tǒng)的祭祖大節(jié)。除夕,在國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義的,這個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遠的游子也是要趕著回家去和家人團聚,在爆竹聲中辭舊歲,煙花滿天迎新春。
“歲”的最后一天,稱為“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它與新歲首尾相連,謂之“歲窮月盡、挨年近晚”,是新一歲的前夕,是除舊迎新的重要時間交界點。除夕因常在農(nóng)歷十二月廿九或三十日,故又稱該日為大年三十。歲除之日,民間尤為重視,家家戶戶忙忙碌碌或清掃庭舍,除舊布新,張燈結彩,迎祖宗回家過年,并以年糕、三牲飯菜及三茶五酒奉祀。
除夕自古就有祭祖、守歲、團圓飯、貼年紅、掛燈籠等習俗,流傳,經(jīng)久不息。受中華文化的影響,除夕也是漢字文化圈國家以及世界各地華人華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除夕年夜飯必備飯菜有哪些?
上海人過春節(jié)較注重的有兩個舊俗,一是吃年夜飯;二是逛城隍廟。廣東人十分注重除夕的“團年飯”,除合家團圓、聚天倫之樂外,也祈求一家大小平安,在外工作的人都趕回來過新年。福建福州有句老話:“好囝不賺卅暝晡(意思是:好孩子不賺大年三十晚上的錢)”。即使遠行經(jīng)商、打工的福州人,在除夕前一定會返家過年,合家團圓,吃頓團圓飯。湖北人吃年夜飯講究“三全”、“三糕”、“三丸”。四川除夕時,一般都吃火鍋,初一早上吃湯圓,意為團團圓圓。
在河南人的新年里,“餃子”絕對是重頭戲,沒有餃子的春節(jié)是難以想象的。每到大年三十,從上午開始,家家戶戶都開始剁餡、搟皮忙活起來。根據(jù)家里的人數(shù),這一天包的餃子不光是當天要吃,還包括了初一早上,甚至有些地方還包括了初五早上。陜西家宴一般為四大盤、八大碗,四大盤為炒菜和涼菜,八大碗以燴菜、燒菜為主。山東人過年,餐桌上也更加豐富起來,油潑鮮魷、油潑扇貝、辣炒蟶子、香芹蜇頭等各式海鮮也繽紛上桌。此外,還有將紅棗蒸入饅頭中做成的棗餑餑也是山東人過年必吃的點心。
團年飯每道菜寓意
紅燒魚:年年有余
中國傳統(tǒng)有年年有余的說法,所以魚是年夜飯必備的一道菜。除夕夜吃鯉魚,鯉同“禮”諧音,大吉大利;除夕夜吃鯽魚,鯽同“吉”諧音,吉祥如意。除夕夜吃鰱魚,鰱同“連”諧音,連年有余。只做一條的魚話,年夜飯吃中間,大年初一吃頭尾,連年有余有頭有尾,寓意豐收富裕。
白切香雞:金雞送福
中國人有句說法叫“無雞不成宴”,因此不管大小宴席,雞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菜色,年夜飯就更不例外了。有雞“有計”,寓意生財有計,逢兇化吉。
肉丸子:團團圓圓
象征著團團圓圓,而其他地方也會有一些肉丸子,牛肉丸子,四喜丸子,黃燜肉丸,糯米丸子,除了單獨做成菜,也可以放在第一道菜里,豐富內(nèi)容,增丁添口更團圓。
排骨年糕:步步高升
年糕同“年高”,有著一年比一年高的意思,過年吃年糕寓意著喜慶。年糕有白年糕和黃年糕,象征著白銀和黃金。
餃子:招財進寶
吃餃子是除夕守歲年夜飯上必不可少的一道佳肴。餃子又稱作“交子”,“交”是新舊交替之意,“子”為“子時”,寓意著暫新的一天的開始。另外,餃子形似銀元寶,因此也有著招財進寶、財源廣進的意思。餃子的餡料選擇也有講究,一般餡料會加韭菜、白菜以及香菇,韭菜和“久財”諧音,白菜與“百財”諧音,兩者都代表著富貴、財富,而香菇與“鼓”諧音,給人一種飽滿的感覺,有著鼓財?shù)拿篮迷⒁狻?/p>
蔬菜沙拉:生財有道
生菜讀起來與“生財”諧音,討個口彩,是過年必備的蔬菜。這是一道外來菜,蔬菜可以解油膩。
清炒四季豆:四季平安
四季豆角,因為顏色亮眼及口感爽脆成為了很多人年夜飯的首選蔬菜,加之其筆直的形狀與竹子相似,所以通常會被賦予“平步青云”“百尺竿頭”“扶搖直上”“欣欣向榮”“四季平安”的意義。而且這道菜清淡,可符合現(xiàn)代人的膳食需要。
紅燒豬蹄:手到財來
這道菜很多酒店套餐都有,叫“發(fā)財就手”“橫財就手”“手到拿來”等,除了好的寓意,富含膠原蛋白的豬蹄加上花生和發(fā)菜等一起煮熟營養(yǎng)豐富,味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