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的高低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在日常的工作忙碌之余我們要注意關注時間,關注氣候的變化,如果覺得會經常忘記看天氣預報,或者是感覺天氣預報準的,可以根據24節氣變化的規律來幫助孩子知道理解不同的時候大致的天氣狀況是什么樣子的。
35度以上高溫
由于地域和氣候的影響,不同的地區的大暑的溫度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講,大暑的溫度一般在35度以上。大暑節氣正值“三伏”,是我國一年中日照最多、氣溫最高的時期,全國大部分地區干旱少雨,許多地區的氣溫達35度以上,一些地區的最高溫度會出現40攝氏度的高溫天氣,俗稱的“三大火爐”也最旺。在我國華南以北的長江中下游等地區,如蘇、浙、贛等一帶處于炎熱少雨季節,雨水的天氣在此時很難出現,因此會出現干旱的現象,造成一些自然災害。
大暑炎熱的原因
很多人都知道大暑的時候氣溫是一年之中最高的,但卻很少有人知道這是為什么,其實這是因為地球表面的熱量主要來源于太陽,每一年從夏至開始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地球表面獲得的熱量最大。其次,大暑期間晝夜時差較大,白天時間13個小時,夜間11個小時,時差達2小時。由于夏季白天長、夜晚時間短,白天獲取的熱量比夜間向外輻射的熱量多,收支不平衡,所以近地球表面的氣溫積累會越來越大,已至在大暑節氣期間氣溫累積達到最大值。就是因為太陽高度角和熱量收支兩方面的原因,導致大暑節氣氣溫最高。"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此時節,正值中伏前后,在我國很多地區,經常會出現極端的高溫天氣。晴朗時,經常驕陽似火,酷熱難耐,陰雨時,則悶得讓人難受。實從夏至開始,地表吸收熱量,溫度不斷升高,等到大暑的時候,氣溫剛好升到最高。大暑這一天,太陽輻射使地表增溫,所以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大暑節氣防暑妙招
大暑的時候氣候炎熱,要提前做好防暑措施,避免影響到自己的身體健康。一個是要保持睡眠充足,合理安排休息時間,只有保證充沛的體能才能對抗炎熱的暑氣,穿衣服以淺色,寬松為主,利于散發人體熱量,顏色淺淡的衣服,不吸熱也會讓人感覺涼快些。勤快喝水,矢喝水要勤也要慢,能及時補充身體流失的水分,同時通過身體的循環也能帶走多余的熱量。還有中午時分盡不要出門,在最熱的時段待在清涼的室內環境中,是防暑最簡單的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了,如果必須出門,不要覺得麻煩請帶好遮陽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