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語:三伏天是出現(xiàn)在小暑與處暑之間的時候,這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所以大家要注意防暑降溫。最近有些朋友來咨詢小編,三伏天如何防暑好?三伏天關(guān)于起居的注意事項。一起來看看。
三伏天如何防暑好
1、避免高溫時段作業(yè)
夏季室外工作者應(yīng)避開10:00-15:00高溫時段,行人應(yīng)做好防護措施,涂抹防曬霜,使用遮陽傘、遮陽帽等,盡量選用棉、麻、絲織物,不穿化纖類衣服,以利于大量出汗時散熱。
2、常備防暑藥品
備好藿香正氣水、仁丹、風(fēng)油精等。每天多喝水,每天保證1.5-2升的飲水量,不要等到口渴時才喝水,出汗多時及時補充淡鹽水。
3、多吃防暑降溫的食品
防中暑較好的水果是西瓜,性甘微寒,防暑利尿,除煩止渴。防暑較好的飲品是酸梅汁,其具有生津開胃,消暑止渴的功效。防暑較好的食物是綠豆,清熱解暑,利水解毒。防暑較好的肉類是鴨肉,除濕解毒、滋陰養(yǎng)胃。
中暑了怎么辦?
1、搬移
迅速將患者抬到通風(fēng)、陰涼、干爽的地方,使其平臥并解開衣扣,松開或脫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濕透應(yīng)更換衣服。
2、降溫
患者頭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50%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進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或電扇吹風(fēng),加速散熱。有條件的也可用降溫毯給予降溫。但不要快速降低患者體溫,當(dāng)體溫降至38攝氏度以下時,要停止一切冷敷等降溫措施。
3、補水
患者仍有意識時,可給一些清涼飲料,在補充水分時,可加入少量鹽或小蘇打水。但千萬別急于補充大量水分,否則,會引起嘔吐、腹痛、惡心等癥狀。
4、促醒
病人若失去知覺,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蘇醒。若呼吸停止,應(yīng)立即實施人工呼吸。
5、轉(zhuǎn)送
對于重癥中暑病人,必須立即送醫(yī)院診治。搬運病人時,應(yīng)用擔(dān)架運送,不可使患者步行,同時運送途中要注意,盡可能的用冰袋敷于病人額頭、枕后、胸口、肘窩及大腿根部,積極進行物理降溫,以保護大腦、心肺等重要臟器。
三伏天關(guān)于起居的注意事項
1、晚睡早起午補覺:
晚睡并不是提倡大家在夏季熬夜,而是順應(yīng)夏季晝夜變化的特點按時作息。晚上睡覺時間不要超過11點,早上六七點起床比較好。有條件的話,建議中午休息30~60分鐘。
2、穿衣宜透汗透氣
以棉麻等天然材質(zhì)為主。
3、適當(dāng)勤洗澡
溫水洗澡更容易散熱。
4、躺臥時,可搭配涼席、涼枕、涼被
有助于降溫解熱。
5、工作及居住環(huán)境要注意通風(fēng)
必要時可使用空調(diào)、風(fēng)扇,但溫度不宜過低,一般在26℃~28℃。有的人把空調(diào)溫度調(diào)得過低或在空調(diào)房待得過久,很容易導(dǎo)致寒濕入里,傷及形體皮、脈、肉、筋、骨甚至臟腑,使得邪深難去、久病纏身。原則上空調(diào)、風(fēng)扇能不用就不用,不應(yīng)遏止汗出,而要使汗出通暢,同時避免過多或過少。
6、保證大便通暢,不干、不黏、不滯,消除里熱也會明顯減輕外來之暑熱。
關(guān)于飲食的注意事項
關(guān)于飲:
多飲溫白開水,汗多時要喝一些淡鹽水,常飲綠茶、綠豆湯、綠豆紅豆飲可以解暑,西瓜皮、冬瓜皮煮水喝也能解暑。
浮小麥味甘、性涼,入心經(jīng),有除虛熱、止汗的功效,用它煮水是心脾虛弱、抑郁焦慮者夏天不可多得的飲品。用烏梅、山楂、甘草、陳皮、冰糖等制成酸梅湯,有解暑生津的作用。
關(guān)于食:
夏季天氣炎熱,很多人會食欲不振,應(yīng)少吃辛辣、油膩及肥甘厚味,多食含水量高的涼性蔬菜瓜果,如西瓜、黃瓜、冬瓜、絲瓜、苦瓜、甜瓜、南瓜等,及芹菜、油麥菜、萵筍、圓白菜等蔬菜。此外,菌藻類如海帶、紫菜、蘑菇、木耳、銀耳都可以搭配一些。需要注意的是,主食一定要以含皮谷物為主,因谷皮多為涼性,可以清熱解暑。
運動
運動要以散步、慢跑、快走為主,適當(dāng)練八段錦、太極拳、瑜伽,可以減少能量消耗,又能舒筋活絡(luò)、保養(yǎng)氣血。腹式呼吸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尤其適合久坐者和失眠者。喜歡劇烈運動的人,則要根據(jù)體質(zhì)、年齡、習(xí)慣,選擇適宜的時間段和運動量,地點最好選在有溫和陽光的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