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現在全國都在實施垃圾分類,這樣不僅可以有效改善城鄉的環境,而且能促進資源的回收利用。最近有些小伙伴來咨詢小編,藍色口罩屬于什么垃圾?藍色口罩是哪種垃圾?接下去請大家收藏好小編精心準備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藍色口罩屬于什么垃圾
屬于干垃圾。一次性口罩是用無紡布面料制作。沒有使用金屬,但經過無菌處理,既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也沒有回收利用價值,應投放進干垃圾桶中。
其他垃圾(上海稱干垃圾)包括磚瓦陶瓷、渣土、衛生間廢紙、紙巾等難以回收的廢棄物及塵土、食品袋(盒)。采取衛生填埋可有效減少對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氣的污染。
有害垃圾含有對人體健康有害的重金屬、有毒的物質或者對環境造成現實危害或者潛在危害的廢棄物。包括電池、熒光燈管、燈泡、水銀溫度計、油漆桶、部分家電、過期藥品及其容器、過期化妝品等。這些垃圾一般使用單獨回收或填埋處理。
可回收物主要包括廢紙、塑料、玻璃、金屬和布料五大類。
廚余垃圾(上海稱濕垃圾)包括剩菜剩飯、骨頭、菜根菜葉、果皮等食品類廢物。經生物技術就地處理堆肥,每噸可生產0.6~0.7噸有機肥料。
投放廢棄口罩的溫馨提示
一、居家隔離者用過的口罩,棄置前應用水煮沸10-15分鐘后投放至其他垃圾收集容器。
二、普通居民用過的口罩,應直接投放至其他垃圾收集容器。
三、投放后應及時洗手。
四、居家垃圾應日產日清,由環衛部門運往垃圾焚燒處理廠進行高溫焚燒處理。
市城管局呼吁市民:特殊時期人人都是抗擊疫情的行動者。做好防護,不亂丟棄口罩,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家人和社會負責。
垃圾分類介紹
垃圾分類(Garbage classification),一般是指按一定規定或標準將垃圾分類儲存、投放和搬運,從而轉變成公共資源的一系列活動的總稱。
垃圾分類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資源價值和經濟價值,減少垃圾處理量和處理設備的使用,降低處理成本,減少土地資源的消耗,具有社會、經濟、生態等幾方面的效益。
垃圾在分類儲存階段屬于公眾的私有品,垃圾經公眾分類投放后成為公眾所在小區或社區的區域性公共資源,垃圾分類搬運到垃圾集中點或轉運站后成為沒有排除性的公共資源。從國內外各城市對生活垃圾分類的方法來看,大多都是根據垃圾的成分、產生量,結合本地垃圾的資源利用和處理方式等來進行分類的。
如何垃圾分類?
1、可回收物
主要包括廢紙、塑料、玻璃、金屬和紡織物五大類。廢紙主要包括報紙、期刊、圖書、各種包裝紙、辦公用紙、廣告紙、紙盒等等。
2、有害垃圾
主要包括廢電池、廢日光燈管、廢水銀溫度計、過期藥品等,這些垃圾需要進行特殊處理。
3、廚余垃圾
主要包括剩菜剩飯、骨頭、菜根菜葉、果皮等食品類廢物,經生物技術就地處理堆肥,每噸可生產約0、3噸有機肥料。
4、其他垃圾
主要包括除上述幾類垃圾之外的磚瓦陶瓷、渣土、衛生間廢紙、紙巾等難以回收的廢棄物,用適當的方法處理可有效減少對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氣的污染。
垃圾分類的誤區
誤區一:大棒骨是廚余垃圾
事實上,大棒骨因為“難腐蝕”被列入“其他垃圾”。類似的還有玉米核、堅果殼、果核、雞骨等則是廚余垃圾。
誤區二:廁紙衛生紙是可回收物
廁紙、衛生紙遇水即溶,不算可回收的“紙張”,類似的還有陶器、煙盒等,也不可回收。
誤區三:花生殼算其他垃圾
“果殼瓜皮”的標識就是花生殼,的確屬于廚余垃圾。家里用剩的廢棄食用油,目前也歸類在“廚余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