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油軟化血管的說法相信很多人聽過,但服用魚油對人體健康的長期效果究竟如何,科學界一直無法下定論,那么,魚油軟化血管是騙局嗎?吃魚油到底好不好?下面小編就帶來介紹。
魚油軟化血管是騙局嗎
近些年,木耳、紅酒、魚油等被掛上“軟化血管”的標簽之后深受老百姓追捧,特別是《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表示,人每天建議攝入40-75g的魚蝦水產后,魚油成了首選。
那它到底是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殺手還是抗衰“萬金油”?
就深海魚油降血脂軟化血管的問題:對錯參半。總體來說魚油是富含omega-3不飽和脂肪酸較為保險的保健品。成功營銷是一方面,但我們也不能完全否認它的營養價值-魚油的確被證實有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功效(尤其是低密度膽固醇甘油三酯較高有心血管疾病史的人群)。
但是,就相當于多喝水對心血管健康是有利的,我們并不能說多喝水能軟化血管。
事實上,血管就好像房子的水管,房子住久了,水管自然也會老化,變硬變脆。這些都是不可逆的過程,我們能做的只有延緩血管老化的速度。
真正能軟化血管,延緩血管衰老速度的只有平時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禁煙禁酒、保證睡眠充足、多喝水多運動。能做到這些比吃什么保健品都有用。
在選擇保健品時最重要的還是根據自身狀況選擇(取決于飲食規律每日卡路里和營養成分攝入量以及體力活動)。
切忌趕時髦:哪種保健品賣的好就吃哪個。
對于沒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正常吃魚就可以了(魚油也可但不是必須)以及富含omega-3的亞麻酸類(亞麻籽核桃大豆等等)最好確保每周兩次
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每天1克亞麻酸(EPA+DHA),魚油
需要降甘油三酯的人群:每天2-4克亞麻酸(EPA+DHA)
吃魚油到底好不好
多年來人們一直對魚油的主要成分——Ω-3脂肪酸(O3FAs)對心血管病的一級預防和二級預防感興趣,因為既往的隊列研究顯示魚油(主要成分Ω-3脂肪酸)減少心血管病發病率和死亡率,但是隨機對照的臨床研究結果卻又不一致。
魚油的成分主要為Omega-3羧酸是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純化混合物,研究表明EPA可保護膜結構和膽固醇的正常分布,抑制脂質氧化并影響與炎癥和血管舒張相關的信號轉導通路,起到保護心血管的作用。
DHA可能會中和使用Omega-3 CA后EPA的有利作用,但沒有數據表明DHA的毒副作用。因此,藥物成分中的EPA和DHA含量的不同其預后結果也可能不同。
REDUCE-IT研究卻得出有利結果,導致歐洲血脂指南推薦高甘油三酯血癥的心血管病患者使用這類藥物。
但最近的數個研究顯示魚油可能增加房顫的風險。REDUCE-IT研究結果顯示,服用魚油可能增加心房顫動住院風險50%,STRENGTH研究部分患者提前結束試驗的原因也是增加了房顫的風險。最近的一項薈萃分析也表明O3Fas增加房顫風險25%
有人認為房顫不是一級終點事件,可能是魚油增加了患者的壽命,因此,隨著壽命延長,房顫發生風險增加。其實,O3Fas可以減少Na電流和動作電位的持續時間,既有抗心律失常又有促心律失常的雙重特點。
臨床醫生給患者建議服用魚油時要謹慎,因為服用魚油的心血管獲益結果并未十分確定,且對房顫增加的危險也不明確,再加服用這類制劑的費用增加。
因此,醫生要與患者充分溝通,做到個體化應用,選好適應癥,做到最大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