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八通線上的“九棵樹”站,位于通州城區(qū)南部。“九棵樹”的由來:
1、“九棵樹”在清代時(shí)形成村落,最初只有趙、張、金、苗四姓,因該村位于進(jìn)出通州城的大道旁,從村口至舊城南門的路邊共植有九十九棵樹,所以被稱為“九十九棵樹村”,后來人們覺得“九十九棵樹村”叫著繞口,就簡(jiǎn)稱為“九棵樹”。
2、早年間“九棵樹”附近曾有九棵高大的楊樹,形成村落后以樹稱地名為“九棵樹”。 相傳,這九棵樹下有一口水井,人們常在樹下乘涼。有一次乾隆皇帝微服私訪路過此地并在樹下乘涼,隨從還從樹下的水井中打上水來,讓他喝了。當(dāng)乾隆喝完水后,頓感涼爽,便即興賜予此井為“瓊池”,并將為他遮陽的九棵楊樹封為“九君樹”。但人們覺得這個(gè)名字過于文雅,便直接稱“九棵樹”,村名也因此而得。
這兩種說法,前者更為可信,1992年出版的《通縣地名志》有此記載,而后者只是民間傳說,不足為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