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壤要求及改良措施。櫻花在含腐殖質較多的沙質壤土和粘質壤土中(pH5.5至6.5)都能很好地生長、在南方土壤粘重的地方,一般混合自制腐葉土收集樹葉及酸性土、雞糞、木炭粉漚制而成的土壤)。注意混合前必須將原有粘土塊全部打碎、否則起不到改土作用。櫻花樹體大、喜歡陽光、怕風。櫻花栽植的時間在早春時期、一般為2~3月份。
2、栽植方法。栽植前要把地整平、可挖直徑寬0.8米乘以深0.6米的坑、坑里先填入10公分的有機肥,把苗放進坑里、使苗的根向四周伸展。櫻花填土后、向上提一下苗使根深展開、在進行踏實。栽植深度在離苗根上層5厘米左右、栽好后澆水,充分灌溉、用棍子架好、以防大風吹倒。
3、防旱。定植后苗木易受旱害、除定植時充分灌水外,以后8~10天灌水一次、保持土壤潮濕但無積水。灌后及時松土,最好用草將地表薄薄覆蓋、減少水分蒸發。在定植后2~3年內、為防止樹干干燥、可用稻草包裹。但2至3年后樹苗長出新根、對環境的適應性逐漸增強、則不必再包草。
4、生長期管理。櫻花每年施肥兩次、以酸性肥料為好。一次是冬肥、在冬季或早春施用豆餅、雞糞和腐熟肥料等有機肥;另一次在落花后、施用硫酸銨、硫酸亞鐵、過磷酸鈣等速效肥料。一般大櫻花樹施肥、可采取穴施的方法,即在樹冠:正投影線的邊緣、挖一條深約10厘米的環形溝、將肥料施入。此法既簡便又利于根系吸收、以后隨著樹的生長、施肥的環形溝直徑和深度也隨之增加。櫻花根系分布淺、要求排水透氣良好、因此在樹周圍特別是根系分布范圍內,切忌人畜、車輛踏實土壤。行人踐踏會使樹勢衰弱、壽命縮短、甚至造成爛根死亡。
5、修剪養護。修剪主要是剪去枯萎枝、徒長枝、重疊枝及病蟲枝。另外一般大櫻花樹干上長出許多枝條時、應保留若干長勢健壯的枝條,其余全部從基部剪掉、以利通風透光。修剪后的枝條要及時用藥物消毒傷口、防止雨淋后病菌侵入、導致腐爛。櫻花經太陽長時期的暴曬、樹皮易老化損傷、造成腐爛、應及時將其除掉并進行消毒處理。之后用腐葉土及炭粉包扎腐爛部位、促其恢復正常生理機能。
6、4-5年櫻花的移栽和管理.移栽一般在第四年的春天,最好在2-4月份時進行為好。初次移栽定植:移栽前我們要準備好適合櫻花樹生長的地塊兒、主要要求土壤的酸堿度在適合的范圍之內、地塊兒要向陽。3齡的幼樹定植穴直徑應為1.5米、深度為20厘米。開穴之后、將它們放入開好的定植穴中、然后2人操作,一人扶住幼樹、一人覆土、覆土時*要填入一些由樹葉及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