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在河南省平山縣三汲地區發掘戰國時中山王墓。在整理出土文物時,發現有兩個裝有液體的銅壺,這兩個銅壺分別藏于墓穴東西兩個庫中。外形為一扁一圓。東庫藏的扁形壺,西庫藏的圓形壺。兩個壺都有子母口及咬合很緊的銅蓋。該墓地勢較高,室內干燥,沒有積水痕跡。發掘人員當場將這兩個壺的生銹的密封蓋打開,發現壺中有液體,一種青翠透明似現在的竹葉青;另一種呈黛綠色。出土時,兩壺都銹封的很嚴密,啟封時,酒香撲鼻。
鑒定人員用虹吸法將兩壺內的液體分別轉移到玻璃瓶內。并用廣口瓶提取部分樣品到化驗室進行查驗。根據化驗結果,判定該液體為奶汁或谷物釀造的酒。有些專家認為是一種配制酒,因壺中鴨蛋形固狀物是人為加進去的,作為藥材或香源在酒中進行浸漬泡制。
總之,無論中山王酒是奶汁酒還是谷物酒或是配制酒,它是我國也是世界是現存最古老的酒。距今已有2200余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