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關于二十四節氣是有一首歌謠的,具體內容是:“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上半年來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二十四節氣中有表示時間的節氣,也有表示天氣變化的節氣。那么,24節氣中最熱的和最冷的是哪兩個呢?下面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下。
二十四節氣最熱和最冷節氣
二十四節氣最熱節氣是大暑。大暑,夏季最后一個節氣。斗指丙;太陽黃經為120°;公歷7月22—24日交節。“暑”是炎熱的意思,大暑,指炎熱之極。大暑相對小暑,更加炎熱,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最炎熱的節氣,“濕熱交蒸”在此時到達頂點。大暑氣候特征:高溫酷熱,雷暴、臺風頻繁。
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段。大暑時節陽光猛烈、高溫潮濕多雨,雖不免有濕熱難熬之苦,卻十分有利于農作物成長,農作物在此期間成長最快。
二十四節氣最冷節氣是大寒。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后一個節氣。斗指丑;太陽黃經達300°;于每年公歷1月20—21日交節。大寒同小寒一樣,也是表示天氣寒冷程度的節氣,大寒是天氣寒冷到極致的意思。根據我國長期以來的氣象記錄,在北方地區大寒節氣是沒有小寒冷的;但對于南方大部地區來說,最冷是在大寒節氣。
大寒節氣
民諺云:“小寒大寒,無風自寒?!贝蠛?,是天氣寒冷到極點的意思。雖然在冬至節氣是北半球太陽高度最低的時候,但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卻是在冬至節氣以后的小寒、大寒節氣,尤其是大寒節氣;這是因為冬至節氣以后,太陽光的直射點會逐漸的北移,但在其后的一段時間內,太陽直射點始終還在南半球,北半球的熱量始終處于散失的狀態,白天吸收的熱量還是少于夜晚釋放的熱量,因此冬至之后,北半球的溫度還在持續降低,在大寒節氣時段溫度降到最低,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節氣。
由于我國幅員遼闊、南北跨度大,南北地區在氣候上有很大的差異。根據我國長期以來的氣象記錄,在北方地區大寒節氣是沒有小寒冷的;但對于南方大部地區來說,卻是在“四九”的時候最冷,因此大寒節氣要比小寒節氣更冷。小寒、大寒是一年中雨水最少的時段,常年大寒節氣期間,我國雨量豐沛的華南地區也僅為5至10毫米。
二十四節氣交節的時間
立春:斗柄指向法:斗指寅;太陽黃經度數法:太陽黃經度數為315度。公歷2月3-5日交節。立春是干支歷寅月的起始。
雨水:斗指壬;太陽黃經度數為330°。公歷2月18-20日交節。
驚蟄:斗指??;太陽黃經為345°。公歷3月05-07日交節。驚蟄是干支歷卯月的起始。
春分:斗指壬;太陽黃經為0°。公歷3月20-22日交節。
清明:斗柄指向法:斗指乙;圭表測影法:冬至后105天;黃經度數法:太陽黃經為15°。公歷4月04-06日交節。清明是干支歷辰月的起始。
谷雨:斗指辰;太陽黃經為30°。公歷4月19-21日交節。
谷雨節氣
立夏:斗指東南;太陽黃經度數為45°。公歷5月05-07日交節。立夏是干支歷巳月的起始。
小滿:斗指甲;太陽黃經為60°。公歷5月20-22日交節。
芒種:斗指己;太陽黃經為75°。公歷6月05-07日交節。芒種是干支歷午月的起始。
夏至:斗指午;太陽黃經為90°。公歷6月21-22日交節。
小暑:斗指辛;太陽黃經為105°。公歷7月06-08日交節。小暑是干支歷未月的起始。
大暑:斗指丙;太陽黃經為120°。公歷7月22-24日交節。
秋季
立秋:斗指西南;太陽黃經為135°。公歷8月07-09日交節。立秋是干支歷申月的起始。
處暑:斗指戊;太陽黃經為150°。公歷8月22-24日交節。
白露:斗指癸;太陽黃經為165°。公歷9月07-09日交節。白露是干支歷酉月的起始。
秋分:斗指已;太陽黃經為180°。公歷9月22-24日交節。
寒露:斗指甲;太陽黃經為195°。公歷10月08-09日交節。寒露是干支歷戌月的起始。
霜降:斗指戌;太陽黃經為210°。公歷10月23-24日交節。
二十四節氣
立冬:斗指西北;太陽黃經為225°。公歷11月7-8日交節。立冬是干支歷亥月的起始。
小雪:斗指已;太陽黃經為240°。公歷11月22-23日交節。
大雪:斗指癸;太陽黃經為255°。公歷12月6-8日交節。大雪是干支歷子月的起始。
冬至:斗指子;太陽黃經為270°。公歷12月21-23日交節。
小寒:斗指子;太陽黃經為285°。公歷1月5-7日交節。小寒是干支歷丑月的起始。
大寒:斗指丑;太陽黃經為300°。公歷1月20-21日交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