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分界是把地球上的所有生物按照形態、結構、生理功能、分布、生態等等特點而劃分成一個個比較接近的各種生物類型集體的過程,生物分界是一項不斷進行中的工作,隨著科學的發展而不斷深化。
生物分界的根據:
1、林奈時代對生物主要以肉眼所能觀察到的特征來區分,以生物能否運動為標準,明確提出動物界和植物界的兩界系統。
2、顯微鏡廣泛使用后,在發現許多單細胞生物兼有動、植物的特性時,霍格、赫克爾將這種進化而來的中間類型的生物原生生物另立為界,提出原生生物界、植物界、動物界三界系統。
3、電子顯微鏡技術的發展,使生物學家揭示與其他生物有顯著不同的細菌、藍藻細胞的細微結構,將原核生物另立為一界,提出了四界系統。
4、1969年,惠特克又根據細胞結構的復雜程度及營養方式提出了五界系統,將真菌從植物界中分出另立為界,即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動物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