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的中國傳統節日中,三月三極少被人們記起,但是一些少數民族地區,會將這一天作為重大傳統節日來對待,同時會舉辦非常多有趣的民俗活動。按照農歷日子來算,每年的這一天都是上巳節,也是踏青約會的好時機。
農歷三月初三是上巳節,是中國漢族的重要節日,最早起源于漢朝,在漢代以前定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來固定在夏歷三月初三。上巳節是古代舉行“祓除畔浴”活動中最重要的節日,人們結伴去水邊沐浴,稱為“祓禊”,此后又增加了祭祀宴飲、曲水流觴、郊外游春等內容。
真正意義上的情人節
這一天也是古代青年男女相會的日子,也有情人節和女兒節的說法。青年男女在此日互相約好到野外踏青,潑水相戲,自由擇偶,是中國真正意義上的情人節。同時也是一種古代少女的成人禮,在這一天,妙齡少女們上巳春嬉,穿上漂亮的衣服,臨水而行,載歌載舞,因此也稱之為女兒節。杜甫曾有《麗人行》一詩傳世:“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記錄下了這一美好時刻。
壯族祭祖談愛日
在中國廣西壯族一帶地區,這一天是他們的踏青歌節,同時也是壯族祭祖、祭拜盤古、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侗族則在三月三則舉行搶花炮、斗牛、斗馬、對歌、踩堂等活動,亦稱花炮節。 瑤族以三月三為干巴節,是集體打漁和狩獵的節日,并將捕獲的野物魚類按戶分配,殺豬祭社神、山神,吃黃糯米飯,各寨三四天內不相往來。黎族則把三月三稱之為孚念孚,是為預祝谷子和打獵豐收的節日,也是青年男女自由交往的日子,人們稱它為談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