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是幾月幾日 每年立夏是什么時候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立夏顧名思義是夏季的開始。立夏是每年的5月5日或6日,立夏氣候特點是炎暑將臨,雷雨增多。立夏盡顯高柳新蟬、雨絲霏霏的一派景象。在天文學上,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天的開始。人們習慣上都把立夏當作是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
立夏三侯
一侯螻蟈鳴:可聽到蜊蜊在田間的嗚叫聲。
二侯蚯蚓出:看到蚯蚓掘土。
三侯王瓜生:王瓜的蔓藤開始快速攀爬生長。
立夏前后,我國只有福州到南嶺一線以南地區是真正的“綠樹濃陰夏日長,樓臺倒影如池塘”的夏季,而東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區這時則剛剛進入春季,全國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在18——20攝氏度上下,正是“百般紅紫斗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節。
立夏時節,萬物繁茂。這時夏收作物進入生長后期,冬小麥揚花灌漿,油菜接近成熟,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進入了大忙季節,此際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農諺有“立夏看夏”之說。
正因如此,我國古來很重視立夏節氣,周朝時,帝王要在立夏時親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君臣一律穿朱色禮服,配朱色玉佩,連馬匹、車旗都要朱紅色的,以表達對豐收的企求和美好的愿望,另外還要指令司徒等官員去各地勉勵農民抓緊耕作。
關于立夏的古詩
《立夏日憶京師諸弟》
韋應物
改序念芳辰,煩襟倦日永。
夏木已成陰,公門晝恒靜。
長風始飄閣,疊云才吐嶺。
坐想離居人,還當惜徂景。
《山中立夏用坐客韻》
文天祥
歸來泉石國,日月共溪翁。
夏氣重淵底,春光萬象中。
窮吟到云黑,淡飲勝裙紅。
一陣弦聲好,人間解慍風。
《立夏》
方回
吾家正對紫陽山,南向宜添屋數間。
百歲十分已過八,只消無事守窮閑。
立夏斗蛋的方法
斗蛋,是把雞蛋、鴨蛋煮熟了以后,蛋頭對蛋頭,蛋尾對蛋尾,相撞直到一方撞破殼為止,最后勝出的就是“蛋王”,而斗破的蛋就可以堂而皇之地下肚了。現在想想,覺得挺傻的,但當時真是樂趣無窮,可能是現在的小孩子不能理解也享受不到的快樂吧。
立夏節時,大人用絲線編成蛋套,裝入煮熟的雞蛋鴨蛋,掛在小孩子脖子上。疰夏繩即長命縷,用五色絲線系于小孩手腕等處為其消災祈福,消暑祛病,以防注夏。每年立夏都會吃蛋,還要把蛋放到五顏六色的網兜里帶到學校去“斗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