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立秋吃什么 立秋山東必備小豆腐
山東萊西地區流行立秋吃“渣”,一種用豆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嘔也不拉”的俗語。秋天是胃腸道疾病的高發期,很多地區的民俗帶有治病和祈求一年健康的寓意。
青島地區有“立秋開頭坐一坐,來年春天挨頓餓”的俗諺,提醒人們要加緊農事活動,奪取糧棉豐收。因立秋多在農歷六月下旬,所以俗語說:“秋,秋,六月二十頭”如延至七月,則“七月立秋,逢菜不收”。青島地區立秋卻喜下雨,俗語說,“立秋,哪里下雨哪里收,”萊西農諺則說:“入伏下雨伏里旱,立秋下雨吃好飯。”人們還把立秋日的時分和氣候聯系起來,說:“朝立秋,涼颼颼;夜立秋,熱到頭”。
在山東,立秋還有包餃子的風俗,老百姓都稱之為‘咬秋’。立秋當天,年紀稍大的人會在堂屋正中,供一只盛滿五谷雜糧的碗,上面插上三炷香,祈求“立秋”過后五谷豐登。而大多數人家會在立秋時刻過后,剁肉餡包餃子,全家人圍在一起“咬秋”。老人們喜歡把五谷雜糧分別弄一點包成餃子,第一個咬到哪種糧食,就預示這種糧食豐收有望。
山東立秋小豆腐做法:
材料:黃豆100克、小白菜500克、花生米15克、香菜1根、蔥1段、青椒1個、咸菜絲適量、生抽1勺
做法:
1、準備材料,黃豆浸泡一夜。
2、小白菜洗凈開水淖一下
3、撈出投入涼水。
4、擠干水切碎。
5、泡好的豆子加花生稍加水分兩次打碎。花生沖洗一下即可,不必浸泡。
6、打好的豆汁和豆渣一同倒進小鍋。
7、煮開后,放入小白菜
8、邊煮邊攪拌,煮至湯汁減少。
9、加鹽稍微攪拌出鍋,留一些湯汁味道更佳。
10、咸菜、青椒、蔥、香菜切碎。
11、加生抽、醋、香油調汁,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