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代表的寓意是什么 大寒的傳統意義是什么
天氣嚴寒,最寒冷的時期到來。大寒,是天氣寒冷到極點的意思。大寒是24節氣中最后一個節氣,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陽到達黃經300°時為“大寒”。《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大寒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
大寒節氣,大氣環流是比較穩定的,環流調整周期大約為20天左右。此種環流調整的時候,常常會出現大范圍的雨雪天氣和大風降溫。當東經80度以西為長波脊,東亞為沿海大槽,我國受西北風氣流的控制并且不斷補充的冷空氣影響便會出現持續低溫的現象。
中國古代將大寒分為三候:“一候雞乳;二候征鳥厲疾;三候水澤腹堅。”
就是說到大寒節氣便可以孵小雞了。而鷹隼之類的征鳥,而在這個時候正處于捕食能力極強的狀態中,盤旋于空中到處尋找食物,以補充身體的能量抵御嚴寒;大寒時節,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多為6℃至8℃,比小寒高出近1℃。“小寒大寒,冷成一團”的諺語,說明大寒節氣也是一年中的寒冷時期。
大寒節氣有哪些飲食習俗?
八寶飯,大寒節氣的傳統習俗食物,是漢族食物食品,流行于全國各地,江南特別盛行。糯米蒸熟,拌以糖、豬油、桂花,倒入裝有紅棗、薏米、蓮子、桂圓肉等果料的器具內,蒸熟后再澆上糖鹵汁即成。味道非常的甜美,是節日和待客佳品。大寒節氣嚴寒之際吃八寶飯有健脾益氣、養血安神的作用,適用于身體虛弱、倦怠乏力等氣血兩虛的人群。
大寒節氣到來意味著離春節就不遠,所以大寒節氣八寶飯講究吉祥寓意去個好彩頭,其一、八寶飯在宴席上往往是較后上,其類似于西方的餐后甜食,而且南方人是特別喜歡吃甜食的。
其二、取其吉祥的寓意,因為無論是“八寶”之名還是其用料中的“百合”(有百年好合之寓意)、“紅棗”(有早生貴子的寓意)蓮子(連生貴子),此外,八寶飯的造型及甜味還有圓圓滿滿、甜甜蜜蜜的寓意。
大寒農事活動
小寒、大寒是一年中雨水最少的時段,不同地區按照不同的耕作習慣和條件,適時澆灌,對小春作物生長無疑是大有好處的。
對于某些作物來說,在一定生育期內需要有適當的低溫。在農業生產中要掌握好冷暖變化規律,合理種植農作物,避免出現不必要的損失。比如,在引進新的作物品種之前,要對種植地區的地形、四周環境、溫度、降水、濕度等掌握清楚,對引進的品種是否適應當地的氣象環境要充分調研、論證。
大寒節氣期間,天氣寒冷、濕度低,植物已經停止生長,特別干枯,要特別注意在野外燒荒用火或在家取暖烤火等用火安全,提防發生火災。
大寒節氣里,各地農活依舊很少。北方地區老一百姓多忙于積肥堆肥,為開春做準備;或者加強牲畜的防寒防凍。
南方地區則仍加強小麥及其他作物的田間管理。廣東嶺南地區有大寒聯合捉田鼠的習俗。因為這時作物已收割完畢,平時看不到的田鼠窩多顯露出來,大寒也成為嶺南當地集中消滅田鼠的重要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