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行有列式:這種章法無論縱向(行),還是橫向(列)都字字相對,布若列兵。甲骨文中就已有了這種章法形式,西周《虢季字白盤銘》也是這種排列,后來的刻石碑板中應用更多。這種章法,利在整上規范,弊在易板不活。故需注意字與字間要有神態呼應,姿態俯仰(行氣),還要有用筆的轉承呼接,務使通篇形離而神聚;
2、有行無列式:這種章法能使一行之中書寫自如,而不考慮橫向(列)是否相對,但由于保持著行距,整體上仍能清晰,可以說是齊整與隨意的完美結合,因此在實用中這種章法形式也最為常見。在甲骨文、金文、篆、隸、楷、行及草等各種書體中都有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