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雖然萬圣節是西方的鬼節,但他們鬼節和我國鬼節的過法是完全不同的。我們的鬼節是盡量過得嚴謹,而且有很多風俗禁忌是不能做的,那么萬圣節有哪些風俗活動應該吃什么?萬圣節都吃什么傳統食物?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
萬圣節有哪些風俗活動
不請客就搗亂
萬圣節(萬圣夜)的主要活動是“不請客就搗亂”。小孩裝扮成各種恐怖樣子,逐門逐戶按響鄰居的門鐘,大叫:“TrickorTreat!”(意即不請客就搗亂),主人家(可能同樣穿著恐怖服裝)便會派出一些糖果、朱古力或是小禮物。部分家庭甚至使用聲音特效和制煙機器營造恐怖氣氛。大多數家庭十分樂于款待這些天真爛漫的小孩,于是,小孩一晚取得的糖果往往以袋計,整袋整袋的搬回家。在蘇格蘭,小孩要糖果時會說:“Theskyisblue,thegrassisgreen,maywehaveourHalloween。”(天是藍色,地是綠色,齊來慶祝萬圣節前夜),然后以唱歌跳舞等表演來博得糖果。
杰克燈
杰克燈是萬圣節最廣為人知的象征物。在英國和愛爾蘭,當地人原本在挖空的蕪菁中燃點蠟燭造成杰克燈,但移民到美國的人很快便采用南瓜代替,因為南瓜比較大和容易在上面雕刻圖案。不少家庭在南瓜上刻上嚇人的面容,并放在大門口的階梯上,傳統上此做法是想嚇走惡魔或妖怪。
咬蘋果
萬圣節前夜最流行的游戲是“咬蘋果游戲”。游戲時,人們讓蘋果漂浮在裝滿水的盆里,然后讓參與者在不用手的條件下用嘴去咬蘋果,誰先咬到,誰就是優勝者。
占卜游戲
在愛爾蘭,有一種傳統占卜游戲,參加者蒙著眼,從放著幾個小碟的桌上選出其中一只,如摸到的碟盛有泥土,代表來年會有與參加者有關的人過身,如盛有水代表會遠行,盛有錢幣代表會發財,盛有豆代表會窮困等等。在19世紀的愛爾蘭,少女會在灑有面粉的碟上放蛞蝓,而蛞蝓爬行的痕跡會是少女將來丈夫的模樣。在北美,傳說如果未婚女子在萬圣夜坐在黑暗的房間中,便可以在鏡中看見未來丈夫的樣貌。如果她們將于結婚前死去,鏡中便會出現一個頭骨。這個習俗自19世紀后期已經非常流行,也有相關的賀卡售賣。
萬圣節有哪些風俗活動應該吃什么
南瓜在西方的萬圣節里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萬圣到,吃南瓜。”南瓜可以說是萬圣夜的節氣食物,特別是這一份南瓜派,在美國南瓜派是美國南方的深秋到初冬的傳統家常點心,平常就有在吃,特別在萬圣夜的前后,成為一種應景的食物。
在萬圣節臨近的日子,是蘋果的豐收期,所以這一份焦糖蘋果自然也成了非常應景的食物。把蘋果從果蒂插入竹簽,然后在給蘋果放糖漿里裹上一層糖衣,再給粘上點果仁,棉花糖,小餅干等食物,讓它成為精巧的零食,當然,這份蘋果也可以不裹糖衣裹巧克力喲!
蛋糕在萬圣節里是必不可少的配角,特別近年來,針對萬圣節推出的種種惡搞,鬼怪蛋糕,當然其中也有部分的可愛蛋糕,可愛程度讓你不忍心下口,也有惡心程度讓你不敢下口的!。可以說蛋糕真的是豐富了萬圣節中的食物,想要吃新奇蛋糕的朋友,在萬圣節這一天吃,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喲!
萬圣節九大傳統食物
南瓜餡餅
每年10月31日是西方國家傳統節日萬圣節,南瓜在萬圣節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萬圣節是祈福平安的日子,同時也是慶祝秋天豐收的節日。這時候美國人和西方很多國家會慶祝萬圣節吃南瓜餅及各種南瓜美食。南瓜仿佛已經成為秋季的代表美食,也是秋天豐收的象征。
“萬圣到,吃南瓜。”南瓜也是萬圣夜的節慶食品,特別是在美國。南瓜派是美國南方的深秋到初冬的傳統家常點心,平常就有在吃,特別在萬圣夜的前后,成為一種應景的食物。另外烘干的南瓜子也是常被當做萬圣夜的食品。
女巫狀的香料生姜餅
萬圣節的傳統食物是蘋果汁、爆玉米花、南瓜餡餅和女巫狀的香料生姜餅。
焦糖蘋果
由于萬圣夜臨近蘋果的豐收期,焦糖蘋果成為應節食品。做法是把蘋果從果蒂部直插入竹簽,然后手持竹簽把蘋果浸在糖漿中沾上一層糖衣,有時再黏上果仁、棉花糖、小餅乾、爆米花等,有時會添加一些肉桂粉,成為精巧的零食,有時也會浸入巧克力來做,外頭再黏上彩色的巧克力米。
熱蘋果西打
和蘋果有關的還有一個熱蘋果西打,西打cider就是蘋果汁或蘋果酒,這種飲料是用蘋果酒加熱再加入肉桂、丁香、糖熬煮而成,酒精在加熱時已經揮發得差不多了。
這種飲料在歐美的冬天都很盛行,一路喝過圣誕節到春天,熱紅酒也常常在這個時候喝,做法頗為類似,就是把蘋果酒換成紅酒。
爆玉米花
眾所周知,南瓜食品是萬圣節的必備,但你知道,爆米花也是萬圣節不可缺少的食物嗎?
爆玉米花很簡單,是一道快手零食,裝盤晾涼,裝到密封盒里,隨吃隨取。爆玉米花也營養,玉米富含胡蘿卜素和纖維素。爆玉米花的營養更容易被人體吸收。爆玉米花不健康,問題不在于玉米本身,而在于添加的鹽、脂肪和糖上。
糖果
萬圣夜晚上小孩子和青少年都會化妝成鬼怪沿街要糖果,因此各種糖果也算是應景食品的一種,這時候商店里賣的糖果較受歡迎的是各種鬼怪造型的糖、和以萬圣夜常見的橘色、棕色或黑色為包裝的糖。
大人應該要求孩子只許去門口有節日布置的并點了燈的人家,否則不去打擾。另外討糖過程的始終必須站在大門口等待,不許進屋,討回的糖也要交大人檢查后才許吃。對接待孩子的人家也要求不給自家制作的食品也不給未包裝的食品。
蛋糕
萬圣節,蛋糕是必不可少的配角,特別近年來,針對萬圣節推出的種種惡搞,鬼怪蛋糕,當然其中也有部分的可愛蛋糕,可愛程度讓你不忍心下口,也有惡心程度讓你不敢下口的!
粟米糖
粟米糖是在美國和加拿大的糖果,主要是在秋季的萬圣節流行。糖果是模仿玉米粒;三種顏色。每片約3倍的一個玉米粒。
糖果是主由糖,玉米糖漿,人工色素和粘合劑。傳統粟米糖片是三種顏色:黃色廣泛年底,錐形橙色中心,白鰭尖。
太妃糖蘋果
因萬圣夜臨近蘋果豐收期,甜甜的太妃糖蘋果便成為應節食品。把蘋果插上竹簽,然后手持竹簽將蘋果放在太妃糖漿中轉動,有時會再粘上果仁。
又甜又脆的太妃糖蘋果很受小孩子們的喜歡。從前,各家各戶有送太妃糖蘋果給小孩的習俗。自從傳聞有人把大頭針和刀片放入蘋果中,這種習俗就漸漸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