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0月23日前后,太陽到達黃經210度的時候,我們將會迎來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之一的霜降。霜降是第十八個節氣,也是秋天的最后一個節氣,它寓意著深秋景象漸濃,氣溫驟降,過了霜降之后,寒冷的冬天就離我們不遠了。
霜降的來歷
大家都知道,秋天過后便是冬天,而霜降作為秋季的最后一個節氣,是秋天到冬天的過渡。每年的這個時候,氣溫會驟降,晝夜溫差達到最大,部分地區夜晚的地面溫度甚至達到零度以下,植物表面和空氣中的水蒸氣因為低溫的緣故,會結成六邊形的白色霜花,這就是“霜降”名稱的由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關于霜降的說法是: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意思就是天氣漸冷,使得露水都結成了冰霜。
霜降的風俗
我國地大物博,各地對于霜降的風俗也不盡相同,比較常見的霜降風俗有以下這些。首先是吃柿子,自古有一種說法是,在霜降這天吃柿子,一整個冬天都不會嘴唇干裂了,人們也覺得吃柿子可以舒筋骨、御寒保暖,柿子富含維生素C,而且經過霜打的柿子也特別甜美好吃;其次就是登高賞菊,秋高氣爽,秋天是最適合爬山的季節,沒有多余的雨水,氣溫適中,秋天的景象也非常美麗,不僅能鍛煉身體,還能舒緩心情,趕走“秋郁”。菊花盛開在秋天,是許多文人墨客鐘愛的花卉,同時菊花也有延年益壽的寓意,深受大家的喜歡。
霜降進補小知識
最后就是霜降進補了,食材可以選用有“土人參”之稱的蘿卜,正所謂“冬吃蘿卜夏吃姜,不勞醫生開處方”,除了蘿卜之外,鴨子和牛肉也是霜降進補的首選。要注意的是進補一定要結合自身的身體素質,切勿進食過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