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古以來就有“民以食為天”的說法,所以一到過節,人們也會有特殊的飲食習慣。過節這一天,人們一般清早就會起來準備這些食物,這些食物一部分是用來祭拜的,還有一部分是為了作為當天上桌的菜,以來慶祝節日。
小年飲食有什么
有麻糖,小年是灶神上天的日子,他上天要向天帝報告一年來人間的衣食用度及其它天帝想要了解的事吃了麻糖灶神會在玉帝面前都說好話,還有灶糖、柿餅、是霞浦很多地方臘月二十三這天必吃的食品,這一天的俗習是“送灶爺”,據說這一天灶王爺要上天述職,小年還吃年粽南寧人有過小年吃“年粽”的習俗,年粽是新年吉祥的象征,俗話說:“年粽年粽,年年高中(粽)”。
這個節日北方吃什么菜
炒玉米
晉東南地區臘月二十三有吃炒玉米的習俗。人們用麥芽糖把炒玉米粘起來冰凍成一塊一塊的,口感脆甜香酥。
粘糕
山東部分地區每年臘月二十三都要蒸粘糕、吃粘糕。粘糕是用黃米、紅棗等做成的一種甜味糕點,意在粘住灶王爺的嘴,使其向玉帝匯報工作時只講好事。
餃子
北方臘月二十三的晚上一般要吃餃子,因為這天要送灶王爺上天匯報工作,人們煮好餃子端端正正擺在供臺上,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
關于小年夜的句子
1.小年到了,快樂掃蕩了憂煩,開心不已;幸福席卷了惆悵,美好無限;吉祥吞噬了晦氣,好運連連;平安捍衛了和諧,福壽無邊;祝福則送到了心田,情濃誼厚。
2.燒香放鞭炮,灶神對你笑,上天言好事,美得直冒泡。快樂馬上到,好運跟你跑,健康分外俏,平安福星照。小年已來到 。
3.小年到了,年味漸濃,打掃屋舍,窗明幾凈,心情舒暢,恭送灶神,迎接財神,財旺福旺,辦好年貨,儲備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