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端午節,本是上古先民創立用于拜祭龍祖、祈福辟邪的節日。那2022年端午節是幾月幾日?
一、2022年端午節是幾月幾日
2022年端午節:公元2022年06月03日 農歷2022年五月初五 星期五
宜:祭祀 破屋壞垣
忌:祈福 冠帶 嫁娶 進人口 移徙 安床 剃頭 筑堤防 修造動土 醞釀 開市 交易 納財 出貨財 開渠穿井 伐木 捕魚 栽種 牧養 納畜 破土 安葬啟攢 求嗣 上表章 會親友 出行 上官赴任 臨政親民 結婚姻 納采問名 解除 整手足甲 求醫 裁衣 豎柱上梁
二、端午節的由來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天中節等,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飛升于正南中天,處于全年最正中之位,即如《易經乾卦》第五爻:飛龍在天。端午是飛龍在天的吉祥日子,龍及龍舟文化始終貫穿在端午節的傳承歷史中。端午節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
端午節,本是上古先民創立用于拜祭龍祖、祈福辟邪的節日。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后人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端午節的起源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等方面內容,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雜糅了多種民俗為一體,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
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龍圖騰祭祀演變而來。端午祭龍禮俗與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干支歷法以及蒼龍七宿正處南中的天象有關。中國古代的星象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古人很早開始就探索宇宙的奧秘,并由此演繹出了一套完整深奧的觀星文化。據《春秋命歷序》:天地開辟,萬物渾渾,無知無識;陰陽所憑,天體始于北極之野日月五緯一輪轉;天皇出焉定天之象,法地之儀,作干支以定日月度。上古時代人們定天之象、法地之儀,根據日月星辰的運行軌跡和位置,將黃道和赤道附近的區域分作28組星宿,俗稱二十八宿,按東南西北四方各分為七宿,即為四象;在東方的角、亢、氐、房、心、尾、箕組成一個完整的龍形星象,即蒼龍七宿。蒼龍七宿的出沒周期與一年四時周期相一致,春季于東方抬頭,夏季于南方騰升,秋季于西方退落,冬季隱沒于北方地平線下。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高懸于正南中天,處在正中之位置,喻事物處于最鼎盛狀態,乃大吉大利之天象。
古老節日是傳承古老文化的載體,古老節日的由來與古老文化密切相關。仲夏午月午日蒼龍七宿飛升于正南中天,《易經》稱其為飛龍在天,龍星處在中正之位,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天象。龍是上古先民的原始信仰,仲夏端午是飛龍在天的吉祥日子,先民在端午這天舉辦一些喜慶的活動,特別是與龍相應的活動元素,如龍圖騰祭、扒龍舟這類活動,或是借此吉日做一些祈福納祥、壓邪攘災的活動等。古代的祭儀情形雖渺茫難曉,但還是可以從后世的節儀中尋找到一些古俗遺跡。端午文化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天人合一的自然觀。端午節是老祖宗留下的文化瑰寶,它不僅清晰地記錄著中華民族先民豐富而多彩的社會生活文化內容,也積淀著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