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節整人方法簡單 愚人節隨手就來的整人妙招
1、把一個性感的女人圖趁他不注意,貼在他背后。只要你夠自然他是不會發現的。
2、門上放把掃帚,他進來的時候,呵呵——就慘了
3、送他一個外表用彩色紙包的很漂亮的盒子他拆了老長時間最后只有一個拇指大的小紙塊上面寫著:哈哈你受騙了
4、打電話給他,對他說,你的兄弟某某,在某某地方和別人打起來了,叫他快點去哈哈讓他白跑!
5、在他睡覺并且睡著的時候,說有人要找他。
6、把他的手機藏好,順便亂發情書給里面的女生
7、先在鋼筆上圖上“風油精”,不要太多。然后去給一個人:請幫我寫個字。他用此鋼筆寫完后,右手幾根手指自然就有風油精了。然后假裝關心的說:“啊!你的右眼里有很大一塊眼屎啊。”
他肯定自然用右手去揉右眼,然后……要狠一點就在他揉右眼時說他左眼也有眼屎……
8、具體內容:你可以與你最好的朋友玩這個游戲,名字叫:大變活人。叫你的朋友先扎個馬步,姿勢要正確,嘴里叼張白紙,注意這是發功前的姿勢,接著你要把他從這個房間變到另一房間,一切準備就緒,你可以很無奈的說上這么一句話:“大變活人嘛!我是不會了,不過活人大便就是這樣。”
9、在門中間用保鮮膜和膠布貼一道墻,然后大聲呼救!這時如果朋友過來要讓他快些,然后……
10、古人不為五斗米折腰,現在的人為了一塊錢腰椎間盤都突出了。把一塊錢用502膠粘在路上顯眼的位置,然后就躲在一旁偷偷觀察吧——
愚人節整人習俗
多數美國家庭,要在節日這天舉辦魚宴。主人在節前向客人們發出邀請,請帖通常是用紙板做成的彩色小魚。餐桌用綠、白兩色裝飾起來.中間放上魚缸和小巧玲瓏的釣魚竿,每個釣竿上系一條綠色飄帶,掛著送給客人的禮物或是一個精巧的賽璐珞魚,或是一個裝滿糖果的魚籃子。不言而喻,魚宴上所有的菜都是用魚做成的。在愚人節的聚會上,還有一種做假菜的風俗。有人曾經描述過一個典型的愚人節菜譜:先是一道"色拉",萵苣葉上撒滿了綠胡椒,但是把葉子揭開后,才發現下面原來是牡蠣雞尾酒;第二道菜是"烤土豆",其實下面是甜面包屑和鮮蘑;此后上的菜還有用蟹肉作偽裝的燒雞和埋藏在西紅柿色拉下面的覆盆子冰淇淋。飯后,客人還可以從丸藥盒里取食糖果。
不過愚人節最典型的活動還是大家互相開玩笑,用假話捉弄對方。
在英國,人們在愚弄完人,對方還一頭霧水的時候,會大喊一聲“四月的傻瓜”。據民俗學家研究,在英國及那些節日傳統源自英國的國家,惡作劇的時間只能持續到當天中午12 時,過了中午還戲弄人,自己就變成“四月的傻瓜”。而在蘇格蘭,人們過去把愚人節稱為“找布谷鳥日”,蘇格蘭語中“布谷鳥”一詞有傻瓜的意思。
在法國、意大利和比利時一些地區,人們喜歡在這一天把一只紙魚偷偷貼到別人背后,并大喊“四月的傻魚”。在19世紀晚期到20世紀早期,許多愚人節明信片上都印有這種魚的形象。
在波蘭,愚人節當天充滿各種玩笑,不僅普通民眾互相搞惡作劇,連媒體和一些公共機構也加入惡搞的行列。當天,波蘭人一般避免舉行重要活動。1683年4月1日在波蘭締結的一個聯盟,為避開4月1日這個“敏感”日子,特地把締約時間向前推了一天,即3月31日。
愚人節怎么來的
過愚人節的歷史,眾說紛紜,比較靠譜的說法,可能是起源于法國的新舊紀年法之爭:
1564年,法國首先采用新改革的紀年法——格里歷(即目前通用的陽歷),以1月1日為一年之始。但一些因循守舊的人反對這種改革,依然按照舊歷固執地在4月1日這一天送禮品,慶祝新年。主張改革的人對這些守舊者的做法大加嘲弄。聰明滑稽的人在4月1日就給他們送假禮品,邀請他們參加假派對,然后把上當的人稱為“四月傻瓜”或“上鉤的魚”。從此人們在4月1日便互相愚弄,成為法國流行的風俗。18世紀初,愚人節習俗傳到英國,接著又被英國的早期移民帶到了美國。
美國人很崇尚幽默,平時也很喜歡開玩笑,大家也都看得比較開,倒是在愚人節這一天并沒有什么特別出格的玩笑。不過很多媒體會乘機開一些搞怪的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