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夜的起源
平安夜指12月24日晚上,是圣誕夜的意思,英語叫Christmas Eve(圣誕前夕,圣誕前夜),平安夜也用來表示圣誕節法人前一天。
傳說耶穌誕出生的那個晚上,在曠野看守羊群的牧羊人,突然聽見天上傳來了聲音,告訴他們耶穌出生的消息。根據《圣經》中記載,耶穌來到人間,是要拯救這個世界上的人,做全人類的救世主,因此天使就透過這些牧羊人把消息傳給更多的人。后來,人們就仿效天使,在平安夜的晚上,到處傳講耶穌出生的消息。直至今天,就演變成報佳音這個活動。
圣誕節的起源
據說耶穌是因著圣靈成孕,是由圣母瑪利亞所生的。神更派遣使者加伯列在夢中曉諭約瑟,叫他不要因為馬利亞未婚懷孕就不要她了,反而要和她成親,把那孩子起名為“耶穌”,意思是要他把百姓從罪惡中救出來。
當馬利亞快要臨盆的時候,羅馬政府下了命令,全部人民到伯利恒務必申報戶籍。約瑟和馬利亞只好遵命。他們到達伯利恒的時候,天色已經非常昏暗了,無奈兩人未能找到旅館渡宿,只有一個馬棚可以暫時居住。
就在這個時候,耶穌要出生了。于是馬利亞唯有在馬槽上,生下耶穌。后人為紀念耶穌的誕生,便定12月25為圣誕節,年年望彌撒,紀念耶穌的出世。
圣誕老人是誰
圣誕老人(Santa Claus),一位專門在圣誕節前一晚上的時候,悄悄贈送禮物給小孩子的神秘人物,是節日主題的代表角色之一。
尼古拉是一位生活在4世紀小亞細亞的熱愛施舍的慈悲主教,荷蘭人在圣尼古拉斯節(12月6日)大家都會模仿她送禮物。
傳說每到12月24日晚上,有個神秘人會乘駕由9只馴鹿拉的雪橇在天上飛翔,挨家挨戶地從她們的煙囪進入屋里,然后偷偷把禮物放在好孩子床頭的襪子里邊,或者堆在壁爐旁的圣誕樹下。他在一年中的其他時間里,都是忙于制作禮物和監督孩子們的行為方式。
雖然沒有人真的見過神秘人的樣子,但是人們會裝扮成他的樣子來給自家的孩子送上禮物。今天的圣誕老人通常被描述為,頭戴紅色帽子,大大的白色胡子,一身紅色棉衣,腳穿紅色靴子的樣子,但是據說圣誕老人一開始的形象并不是紅色衣袍而是身穿綠色的一書。
在法國圣誕老人被叫做Père No?l(圣誕神父)其紅白相間的衣服曾經使可口可樂公司從他身上獲得靈感,在1930年代畫出了傳遍世界的圣誕老人主要形象。于是今天圣誕老人都穿上了紅色的袍子,并且紅色也成為了圣誕節的主要代表顏色。
中國人為什么平安夜送蘋果
圣誕節源自于西方,并不屬于中國的傳統節日。在西方的圣誕節前夕(平安夜),家家戶戶會掛起彩燈、互贈禮物,并且制作豐盛的圣誕晚餐,但是唯獨沒有送蘋果這一環節。
圣誕節到了中國,不少的中國人卻開始紛紛贈送蘋果。在中國Christmas Eve被翻譯成平安夜,而Apple在中文里面叫做蘋果。因為兩個詞在中文里面發音一模一樣,所以很多中國人認為在平安夜吃蘋果能夠給他們帶來好運。圣誕節送蘋果其實是一個一語雙關的行為,中國人喜歡用中文的雙關語表達一些隱含的意思,或者說作為一個幸運的標志。例如在中國人的年夜飯里一定會出現魚,因為Fish的中文為“魚”,它的諧音在中文里面有盈余的蘊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