潑水節(jié)潑水代表的意義 潑水節(jié)有什么意義
“水”,在傣語是幸福的意思,潑上一身水,便意味著四季平安,一年吉利。潑水節(jié)也是傣族的新年,人們通過潑水的形式來表達祝福。在傣族人的心目中“水”被視作一種圣潔的物質(zhì)。水與傣族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種與水息息相關,并被視為民族傳統(tǒng)的水文化。
潑水的節(jié)簡介
傣族有自已的歷法,以公元六三九年為紀元元年。一九八O年是傣歷一三四二年。傣歷是以六月為歲首。新年到來的第一天叫“帕雅腕瑪”,即日子之王的到來。人們?yōu)榱擞有履辏獎濤埓娝⒎艧熁稹R虼耍@個節(jié)日又叫潑水節(jié)。
關于潑水節(jié),傣族人民有著這樣的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傣族居住的地方,有個很大的惡魔,它做盡了壞事,百姓都很痛恨它。惡魔還霸占了7個美麗的姑娘做它的妻子,7個姑娘決心為民除害。一天,在惡魔酒醉的時候,用話套出了殺死惡魔的秘訣,趁惡魔熟睡的時候,殺死了惡魔。不料,惡魔的頭一落地,大地就燃起了熊熊烈火,只有把惡魔的頭舉起來,大火才會熄滅。于是7個姑娘不怕血污和疲勞,輪流舉著惡魔的頭,并相約在每年傣歷新年這一天交換。傣族人民舉行潑水節(jié)儀式就是紀念這7個姑娘為民除害并表示對她們的感激和祝福。
云南潑水節(jié)有什么傳統(tǒng)活動
1、歌舞活動
上至七八十歲的老人,下至七八歲的娃娃,穿上節(jié)日的盛裝,共聚村中廣場,男女老少圍成一圈,和著芒鑼象腳鼓點翩翩起舞。有的跳“孔雀舞”;有的跳“玉臘呵”;有的即興而作,邊唱邊跳,有的男子邊跳邊飲酒。傣家人在潑水節(jié),喜歡排成隊伍,敲著芒鑼,擂起象腳鼓,集體跳起“依拉賀”舞,挨家挨戶去拜年,祝賀新年愉快,萬事如意。(注:更多關于歌舞曲調(diào)的介紹還可翻閱參考資料: )
2、浴佛
在“麥日”(第一天),一清早人們就要采來鮮花綠葉到佛寺供奉,擔來清水“浴佛”--為佛像洗塵。也是祈求神靈保佑人們在新的一年里身體健康。“浴佛”完畢,集體性的相互潑水就開始了。一群群青年男女用各種各樣的容器盛水,涌出大街小巷,追逐嬉戲,逢人便潑。
3、丟包
潑水節(jié)也是未婚青年男女們尋覓愛情、栽培幸福的美好時節(jié)。潑水節(jié)期間,傣族未婚青年男女喜歡做“丟包”游戲。姑娘手中用花布精心制作的花包,是表示愛情的信物。“包”是象征愛情的信物,由傣族姑娘用花布精心制作,內(nèi)裝棉籽,包的四角綴有五彩花穗。丟包時,在綠草如茵的草坪上男女各站一排,先由傣族姑娘將包擲給小伙子,小伙子再擲給姑娘,并借此傳遞感情。丟包那天,姑娘們極盡打扮之能事,然后打著花傘,提著小花包來到“包場”,與小伙子們分列兩邊,相距三四十步,開始向?qū)Ψ絹G花包。小伙子若是接不住姑娘丟來的花包,就得把事先準備好的鮮花插在姑娘的發(fā)頡上,姑娘若是接不著小伙子丟來的包,就得把鮮花插到小伙子的胸前,就這樣漸漸地選中了對方,一段段浪漫的愛情故事就開始了。
4、賽龍舟
賽龍舟是潑水節(jié)精彩的項目之一,常常在潑水節(jié)的"麥帕雅晚瑪"(第三天)舉行。那日,穿著節(jié)日盛裝的群眾歡聚在瀾滄江畔、瑞麗江邊,觀看龍舟競渡。江上停泊著披綠掛彩的龍船,船上坐著數(shù)十名精壯的水手,號令一響,整裝待發(fā)的龍船像箭一般往前飛去,頓時整條江上,鼓聲、鑼聲、號子聲、喝彩聲,此起彼伏、聲聲相應,節(jié)日的氣氛在這里達到了高潮。
5、放高升
高升是傣族人民自制的一種煙火,將竹竿底部填以火藥和其它配料,置于竹子搭成的高升架上,接上引線,常在夜晚燃放。放高升時,點燃引線使火藥燃燒便會產(chǎn)生強勁的推力,將竹子如火箭般推入高空。高升放得最高者受到人們的贊賞,并獲得獎勵。
6、放孔明燈
傣族地區(qū)特有的活動:入夜,人們在廣場空地上,將燈燭點燃,放到自制的大"汽球"內(nèi),利用空氣的浮力,把一盞盞孔明燈放飛上天。一盞盞明亮的孔明燈在漆黑的夜晚越飛越高,越飛越遠。人們以此來紀念古代的圣賢孔明。
7、邊交會
由泰國那邊的小商人過來買賣當?shù)靥厣⑿〕裕源嗽黾觾蓢挠颜x,意義重大。邊交會一般持續(xù)3天,潑水節(jié)的前3天都有,此后還增加了民俗考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