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九天吃什么養生
肉類食物
數九天天氣寒涼,為了提升身體的御寒能力,可以吃一些高蛋白的肉類食物,來提高身體的御寒能力和免疫能力,冬天身體抵抗力好,來年也沒有那么容易生病,這也是傳統補冬文化的由來。
數九天推薦的肉類食物有:羊肉、牛肉、雞肉、魚肉、豬肉等。
應季蔬菜
數九時是一年中天氣最寒冷的時候,低溫會加速身體內維生素的代謝,飲食中應該要及時補充能量,維生素可以增加身體的耐寒能力和身體免疫力,而且,蔬菜應季營養價值是全年中最好的。
數九天常見的應季食物有:白蘿卜、白菜、冬瓜、南瓜、胡蘿卜、紅薯、紫薯、菠菜、茼蒿等。
應季水果
冬季天氣干燥,除了多喝水外可以從應季水果里面攝取水分,水果除了含有大量的水分外,還含有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蛋白質、糖類物質、酸類物質等營養素,食用后對身體有諸多補益作用。
數九天常見的應季水果有:甘蔗、荸薺、橘子、橙汁、柚子、蘋果、冬棗、梨子、山楂、柿子、獼猴桃等。
五谷雜糧
五谷雜糧指稻谷、麥子、大豆、玉米、薯類,也做糧食類食物的泛稱,數九天時身體的新陳代謝減慢,五谷雜糧含有維生素、礦物質、花青素、粗纖維、蛋白質、糖類物質等營養成分,數九天食用五谷雜糧有提高身體免疫能力、促進身體新陳代謝的作用。
數九天推薦的五谷雜糧有:紅豆、紅米、白扁豆、黑米、黑豆、小米、粳米、燕麥米、紫米、芡實等。
其他類別食物:
溫性食物:中醫認為,羊肉、狗肉、桂圓、韭菜、核桃、小米等食物具有溫陽益氣的作用,適量多吃可提高御寒能力。相反,鴨肉、螃蟹、香蕉、黃瓜、梨、綠豆、西瓜、冰糖等涼性或寒性的食物最好少吃。
含碘食物:人體甲狀腺可分泌一種叫甲狀腺素的激素,具有產熱效應。甲狀腺素由碘和酪氨酸組成,酪氨酸可由體內合成,碘卻必須依靠“外援”。因此,冬季應適當多吃點海帶、紫菜、貝殼類等含碘豐富的食物。
含鐵食物:可適當多攝入一些含鐵豐富的食物,如動物的血和肝臟等。動物性食物中的鐵是血紅素鐵,被人體攝入后吸收率較高,尤其是動物血液,其鐵的吸收率可高達22%以上。植物性食物如木耳、海帶、芝麻等,雖然含鐵也較高,但吸收率較低,多在10%左右。
產熱食物:低溫會對人體內分泌及消化系統產生一定影響,使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營養物質代謝、分解加快,能量消耗相對增加。因此,冬季應當增加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這三類產熱營養素的攝入,如主食和含少量糖分的甜食,尤其是魚類、奶類等優質蛋白質及脂肪的攝入,炒菜時可適當多放一點植物油。
含蛋氨酸食物
低溫使人體尿液中肌酸的排出量增加,脂肪代謝加快。肌酸的合成及脂肪的代謝都需要甲基,這些甲基可由蛋氨酸來提供。蛋氨酸是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之一,而富含氨基酸的食物包括芝麻、葵花子、葉類蔬菜等。對于老年人來說,不妨多吃點豬血。豬血中氨基酸比例與人體非常接近,易吸收,適合消化功能減退的老年人食用。
含鈣食物:醫學研究證明,怕冷與飲食中礦物質缺乏有關,尤其是缺鈣,會影響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縮性和興奮性。因此,冬季不妨多吃點牛奶、豆制品、蝦皮等富含鈣質的食物。此外,胡蘿卜、地瓜、蓮藕、大蔥、土豆等根莖類蔬菜中含有大量礦物質,經常食用也能增強人體的抗寒能力。
含維生素食物:低溫會加速體內維生素的代謝,飲食中應及時補充。如維生素A能增強人體耐寒能力;維生素C可提高人體對寒冷的適應能力。因此,冬季應適當增加動物肝臟、胡蘿卜、南瓜等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及新鮮蔬菜、水果等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的攝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