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農業經濟時代:農民沒有什么休假概念。他們只需要根據節氣安排生產,農忙的時候忙,農閑的時候閑;
2、漢代:每工作四天在第五天時放假或每五個工作日放一天假,即使在假期研究派內部也說法不一,公職人員休假便已列為典章制度;
3、南北朝時期:五日一休改為十天一休,一直延續至唐朝;
4、唐朝:除了旬休這樣的常規輪休,每年還有3個黃金周,每逢春季、冬至、清明各休7天,中秋、夏至則分別休3天小長假,假期1天的節日更是數不勝數;
5、宋代:假期有增無減,不但開創如天琪節這樣的新節日,而且逢節必休;
6、元代:從北方草原南下的游牧民族沒有宋代,每年只有16天節慶假日。
7、明朝:大假期只有春節、冬至和皇帝的生辰,旬休也改成了月休3天;
8、清代:西方思潮漸入,星期天已成為當時政府上層的公休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