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生長在夏季,這是一年中精力最旺盛的季節,人體新陳代謝也最強。同時,夏季又是一個烈日炎炎、酷暑難耐的季節,讓人感到難受。夏季科學養生更顯重要。很多人都關心如何度過夏季,那么夏季如何養生呢?
夏季健康小貼士
1、少吃生冷食物
夏天,我們以為吃冷食可以降溫,卻忽略了體溫較高(有時高達37度)。如果我們突然喝冰水,我們的內臟就會承受不住。想要清涼安神飲食養生,不妨喝點菊花茶、金銀花茶、綠豆湯或者水分含量高的水果。但胃寒者應少飲,多喝白開水。體質熱弱的人不妨服用銀耳、蓮子或百合等涼性補品來祛熱益氣。
2、飲食宜清淡。夏季吃什么才能保持健康?
炎熱夏季的飲食宜清淡、柔軟、易消化。少吃高脂肪、濃稠、辛辣、刺激性食物。清淡飲食可以清熱、防中暑、補充水分、增進食欲。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既能滿足所需的營養,又能預防中暑。主食宜清淡,如綠豆粥、蓮子粥、荷葉粥等。可適當喝一些清涼飲料,如酸梅湯、菊花茶等。但冷飲要適量,也不宜偏食冷飲飲食養生,否則會傷陰,損害身體。另外,吃點醋不僅可以增進食欲,還能抑制、殺滅病菌,預防胃腸道疾病。
3.我該睡覺嗎?我的肝火旺盛。
中醫大師認為,經常顛倒作息、長期熬夜的人,往往情緒不穩定。因為晚上11點到凌晨1點,是臟腑、氣血運行的時間。如果在這段時間里,血液在肝臟快要藏精的時候回流到肝臟,而人如果不睡覺,就相當于強迫他的肝臟繼續分解工作,精就無法儲存,也就無法儲存精氣。肝陰不足,則陰陽不和。肝臟的主要任務是解毒、儲存和分解膽汁。長期濫用肝臟不休息,會導致肝火上沖,容易出現疲倦、乏力、無力的情況。
4、先“平”,后“平”
中醫養生非常注重“和氣”。當氣暢,轉化為充足的活動能量時,身心就能舒展、放松,心神自然就會平靜下來。
5.不要運動太多
嘗試盡可能多地進行適度的運動。過于劇烈的運動會導致大量出汗,非常消耗體力。體液流失大量,就意味著能量流失大量,心情就會容易煩躁、焦躁。太極拳和氣功都是很好的冥想練習。選擇溫和的運動,保持呼吸平靜、不急促。只有身體里的細小血管或經絡才有機會獲得足夠的營養。聽音樂并散步。保持平靜的精神狀態,不要過于激動,更不能生氣、急躁。當你煩躁或心情不好時,可以通過散步或聽輕快的音樂來緩解負面情緒。
6、養身修性
養生專家都強調“身心皆要修”。當身體不好的時候,很容易影響心理,心神就會浮躁,身體也會逐漸衰弱。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逐步調整自己的脾氣、習慣和性格,保持情緒相對穩定。從情緒健康的角度來看,真正的修行并不是指避免情緒和欲望,而是能夠完美地控制情緒的起伏。
7、房子要涼爽、涼爽
早晚室內溫度較低時,應打開門窗通風。涼爽的室內環境會使人感到平靜、舒適,便于小睡和休息。
8、休閑要安靜、安靜
炎熱夏季不要遠行,應就近尋找僻靜的地方。可以去郁郁蔥蔥的花園里散步鍛煉身體,了解舊事學習新事物,消除一天的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