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谷時節學養生經十二時辰
禾本科,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九個節氣,夏季的第三個節氣,是干支歷正月初一。五谷豐登時節,氣溫明顯升高,雨量充沛。這是一個適合耕種和播種晚稻等谷類作物的季節。是古代農耕文化在季節上的反映。
中國古代把穗子分為三期:“一期螳螂出世,二期大鵬初鳴,三期無聲。” 這個節氣,螳螂在前一年深秋所產的卵時辰與養生,因陰氣初生而生。小螳螂從破碎的貝殼中誕生;喜歡陰涼的伯勞鳥開始出現在樹枝上,并響應陰鳴而歌唱;相反,可以學習其他鳥類歌曲的反舌鳥因為感覺到陰的存在而停止歌唱。
谷谷過后,氣溫持續升高,雨水更加充沛,空氣濕熱,衣物器具容易發霉時辰與養生,細菌在夏季最旺盛的時候大量繁殖。這時候學習12小時養生法,效果會加倍。
養生經十二時辰
人與自然問題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一個基本問題。不同的思想流派有不同的看法,但基本上都持天人合一的觀點。如何做到天人合一,在《內經》中有詳細的描述。
其基本內涵是人為天地之氣所化,人的生命活動依賴于自然界的變化規律,人也應積極遵循自然界的變化規律,這對人類來說尤為重要。保健和治療。意義。
《黃帝內經.十二時辰養生經》提倡健康規律的生活習慣,以十二時辰為主線,運用相應的十二經脈來啟迪大家如何養生,達到天人合一。
一、如何在半夜養生
養膽護陽
23:00-1:00 膽經順暢,睡眠養陽
丑的時候養肝排毒
1:00-3:00 肝經當季,熟睡養肝血
飲石養肺
3:00-5:00 陰時,睡得香,調肺經
2、早上如何養生
茅氏養大腸經
5:00-7:00 大腸經時節,如廁排毒
陳氏養胃
7:00-9:00 胃經時節,吃早餐補充營養
四時祛濕健脾
9:00-11:00 脾經順暢,鍛煉身體強健脾胃
3、中午如何養生
午后養心解火
11:00-13:00 中午心經最旺,吃午飯保持身體營養,午睡靜坐可以保養心經
小腸經的保養
13:00-15:00 胃濕小腸經氣血充盈,按摩養生
4.下午如何養生
腎石調護膀胱經
15:00-17:00 多喝水預防結石
益腎補腎
17:00-19:00 藏腎經,不可勞累
五、夜間如何養生
壽司養心經
19:00-21:00 保養心包經,避免劇烈活動
亥時三焦經
21:00-23:00 適時入睡,先睡眼后睡心
老子曾說過:胡為有病,故不病。《內經》提倡積極養生防病于未然,所以普通人要積極參與養生實踐,積極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種生存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