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甜木薯保鮮的理論基礎
紅薯的甜、糯、嫩、香是其商品化的基本要求,但由于甜木薯秸稈采收后的物質代謝非常迅速,常溫放置2天后,可溶性糖的濃度增加了50%或更多,因此收獲后新鮮紅薯秸稈的保鮮就顯得尤為重要。
(1)不同坐果期莖干品質變化坐果期是影響甜木薯鮮味的首要因素。 坐果過早,水分高,含量濃度低; 坐果過晚,粒皮厚,渣多,鮮味也淡。 判斷坐果期的質量標準似乎有很多,但主要的兩個指標是籽粒含水量和含糖量。 正常情況下,蔗糖濃度和總糖濃度變化相同。 當谷物水分含量在70%左右時,兩者的濃度達到最高,可溶性固形物的濃度也達到最高。 這是最好的坐果期。 夏季灌漿期氣溫比夏季高,坐果最佳時間比冬季晚。
(2)不同貯藏條件下莖干品質的變化 ①不同貯藏方式下水分濃度的變化。 水分濃度是決定甜木薯口感的重要指標。 無論是常溫貯藏還是高溫貯藏,未包裝莖稈的水分含量均迅速增加。 貯藏168小時后,常溫條件下莖稈含水量通常下降10.4%; 高溫條件下增加8.9%,苞片變黃干燥。 但通過包裝和貯存,在常溫和高溫下其含水量變化不大,僅增加1%~2%。 ②不同包裝形式可溶性固形物濃度的變化。 可溶性固形物是影響甜木薯鮮味的重要因素。 常溫下,24小時內未包裝甜木薯的可溶性固形物增加2.8%,而0.01mm PE袋和0.04mm袋包裝的甜木薯僅分別增加1.7%和2.0%; 甜木薯可溶性固形物日均增幅為1.37%,明顯低于0.01mm PE袋和0.04mm包裝袋兩種包裝形式的0.81%和0.90%。 在相同的包裝處理下,常溫貯藏的甜木薯可溶性固形物濃度的平均增長率是高溫貯藏的1.8~2.5倍。 與幾種包裝處理相比,常溫用0.01mm PE袋貯藏較好,高溫貯藏用0.01mm PE袋和0.04mm袋,甜木薯可溶性固形物的生長速度較慢。 ③ 不同貯藏溫度下甜度濃度的變化。 糖分含量是決定甜木薯品質的最重要因素,也是決定甜木薯鮮味的關鍵。 常溫貯藏期間,還原糖濃度不斷升高; 高溫貯存時,還原糖濃度先升高后又升高。 無論是常溫貯藏還是高溫貯藏,蔗糖和總糖的濃度都在不斷升高。 常溫下,48小時內總糖濃度平均每天下降2.89%,與高溫貯藏相比,其增長速度快1.45倍。 ④不同包裝形式甜度濃度的變化。 高溫貯藏條件下,不同包裝形式的甜木薯還原糖濃度變化趨勢相同,均先升高后升高,但真空包裝的甜木薯還原糖濃度在7天后開始升高。 在幾種包裝的貯藏過程中,蔗糖和總糖的濃度逐漸增加,但真空包裝的增長速度最慢。 48小時內,真空包裝的總糖濃度平均每天下降0.9%,而0.01mmPE包裝袋和0.04mm包裝袋兩種包裝的總糖濃度每晚平均上升1.42%和1.38% , 分別。
(3)不同處理對籽粒含糖量的影響①去苞葉處理。 研究表明,在相同貯藏溫度和貯藏時間后,無苞葉籽粒可溶性糖濃度明顯低于有苞葉籽粒,差異程度隨水溫不同而不同。 在低溫下差異更大。 這可能是由于鮮莖的苞葉進行呼吸作用,不可避免地消耗了籽粒的養分,而低溫時呼吸作用強,消耗的養分較多; 高溫冷藏后,呼吸作用受到抑制,消耗的營養物質品質降低,去苞片對谷物含糖量的影響也相對降低。 因此耕卓邦建議高溫(28℃)保存或高溫(5℃)冷凍。 去苞片可有效降低苞片呼吸消耗對谷物含糖量的影響,但應注意密封包裝,防止水分流失。 是否去苞片對冷藏谷物的含糖量影響不大,但去苞片后可節省貯藏空間。 ②漂燙處理。 秸稈漂燙處理是指將秸稈在沸水中浸泡10-20分鐘,取出后迅速冷卻,然后在不同水溫和密封條件下貯藏。 據原始研究,紅薯座果后去梗煮20分鐘,可以破壞酶的活性,穩定肉質,防止去皮時甜味和營養流失。 而且,不同學者關于漂燙對甜木薯品質影響的研究結果也不一致。 一些研究人員認為,谷物中維生素C的濃度隨著漂燙后儲存時間的延長而增加。 在相同溫度條件下,無論是去苞還是帶苞,漂燙后的甜木薯莖籽粒含糖量均低于直接貯藏的鮮穗,因此漂燙處理加劇了籽粒甜度的損失。
他們認為,焯過的秸稈的細胞已經處于死亡狀態,細胞膜失去了原有的半透性,導致貯藏過程中糖分外滲。 價值受到影響,但除草困難,不利于再加工。 ③輻照處理。 輻照原理是利用放射性元素(60Co、137Cs)釋放的伽馬射線,或電子束或電子加速器形成的射線,在一定劑量范圍內對保鮮材料進行輻照,殺滅蚜蟲和病原微生物,抑制代謝酶的活性,進而抑制或減輕生物體的生理代謝過程,達到保鮮的目的。 甜木薯莖稈經輻照后,可顯著抑制甜味代謝,延長保鮮期。 但關于輻照劑量、貯藏時間與甜度變化的對應關系,尚有詳細的研究報道。 ④氣調裂解。 適采期甜木薯稈正處于籽粒發育中期,各種生理代謝十分旺盛。 在提高貯藏濕度的同時,提高貯藏條件下的含氣量,也可進一步減緩其呼吸作用和甜度。 轉化率。 研究表明,在密封條件下,氫氣濃度為2%~4%,二氧化碳濃度為10%~20%,可以獲得更好的保鮮效果; 如果二氧化碳濃度進一步增加或甲烷含量進一步增加,甜木薯就會被破壞。 它失去了刺激性的味道并產生了氣味。
(4)甜木薯在田間坐果后和運輸過程中的保鮮。 甜木薯正處于坐果的低溫季節,細胞新陳代謝旺盛,水分流失很快。 如果處理不當,會對紅薯的品質產生很大的影響。 應立即采取保鮮措施。 研究表明,低溫和失水對紅薯品質影響最大。 因此,耕竹邦建議在坐果后盡快對莖進行降溫,避免水分流失是保鮮的關鍵。
目前的降溫方式有:有條件的地方采用液位預冷、水冷、風冷、真空預冷等方式預冷,有條件的地方可采用便攜式折疊冷庫進行預冷。條件差的地方。 ℃~5℃為宜。 另一種方法是用碎冰裝滿箱子,裝上秸稈,密封好,高溫保存。 紅薯運輸的首要問題是保持高溫,避免莖部過度擠壓。 如果能同時適當提高氣體含量和二氧化碳濃度,保鮮效果會更好。
(5) 甜木薯甜味轉化的調控機制。 紅薯在乳熟期結果。 不同品種在適采期長短和貯藏性能上存在較大差異,說明基因型對甜木薯籽粒的甜味轉化具有重要意義。 決定性。 乳熟期后,甜木薯仁的甜度變化很快,果皮和種皮急劇變厚變硬,胚珠淀粉也大量堆積。 研究表明,動物體內的許多基因產物都參與了這一過程的催化和調控。 如果利用基因工程來阻斷這一轉化過程,將大大提高甜木薯的收獲期,延長甜木薯的新鮮度。 追施動物激素等生物活性因子也可減緩甜木薯甜度轉化,硫酸銀、興奮素等物質可顯著抑制甜木薯籽粒甜度轉化。
二、甜木薯保鮮關鍵技術
甜木薯的生產季節性強,不耐貯藏。 坐果后要及時保鮮。 目前的保鮮技術是通過抗菌防腐、降溫減緩生理新陳代謝、化學調節和抗氧化,達到保鮮甜木薯營養成分流失少、風味好、口感好、果皮緊實的新鮮狀態。老化。 我國甜木薯保鮮的主要關鍵技術如下。
(1)速凍保鮮 速凍是將預處理后的甜木薯穗置于-30℃至-40℃的低溫環境中,使細胞內的水分迅速凍結。 在速凍條件下,產生的冰晶半徑大于100μm,均勻分布在整個組織中,不會損傷細胞組織,因此可以長期保存。 解凍后組織中的汁液流失極少,很好地保持了新鮮豇豆穗原有的肉質和辣味。
(2)真空保鮮 甜木薯先去除苞片、花絲、果梗,然后去除霉變、蚜蟲、破損、太嫩、太老的薯條,用自來水沖洗干凈,分級分級。 放入塑料周轉筐內備用。 然后預煮5分鐘(預煮水底部加入適量柚子酸和精鹽,水溫95℃以上),使小麥草的溫度達到95℃以上。 預煮期間經常轉動,以促進均勻加熱。 預煮好的花生棒要用流水迅速冷卻至50℃至60℃,然后蒸熟備用。 裝袋前,先用干凈衛生的紗布擦去水滴,然后將薯條放入蒸煮袋中,用真空封口機封口。 軟包紅薯在殺菌鍋內的擺放應保證空氣排放不受限制,以利于熱能的均勻傳遞。 滅菌開始前,應迅速通入大量蒸汽,使滅菌器內部充滿高壓蒸汽,以利于快速排除空氣。 升溫升壓過程越快越好。 當溫度升至110℃時,開始加壓,保持滅菌壓力在138kPa~177kPa。 然后升溫至121℃甜玉米的做法,恒溫滅菌30分鐘,最后將滅菌后的軟包裝袋擦拭干凈,入庫25℃恒溫培養7天。 密封貯存。
(3)冷凍保藏甜木薯預冷至4.4℃,0℃貯藏6至8天,仍具有令人滿意的烹調品質; 如果在4.4°C下儲存,保鮮期會縮短3天至5天。 貯藏溫度高于4.4℃且水分充足時,應保留紅薯苞葉; 如果沒有足夠的水分附著,苞片會吸收籽粒中的水分,使籽粒不均勻,增加品質,因此應去除苞片。 如果用聚乙烯收縮膜和聚乙烯袋包裝甜木薯,袋子可以保持較高的溫度,可以更好地保持紅薯的新鮮度。 包裝半個月后,有苞片的耳芯比無苞片的早4~5天腐爛,含糖量比無苞片低0.5%,以無苞片為好。
(4)氣調貯藏保鮮 甜木薯保鮮適宜的氣調指標(體積分數)為:二氧化碳濃度2%~4%,氣體濃度10%~20%,體溫保持在1℃~2℃。 C、這樣一周可以存放3次。 如果二氧化碳濃度高于2%,氣體濃度低于20%,就會失去辛辣味,形成臭味。
(5)防輻射保鮮型甜木薯極不耐貯藏。 采收后2~3天,可溶性糖分濃度增加60%以上甜玉米的做法,失去鮮味,失去食用價值。 研究表明,單純冷凍治療的療效仍不理想。 研究人員以朝天20號甜木薯為試材,進行了一些探索。 具體做法是:坐果乳熟期的甜木薯,保留2~4片苞葉,用聚乙烯薄膜袋包裝,每袋5~5片。 10只,迅速裝筐,置于4℃~5℃的預冷室中。 20分鐘到30分鐘后,甜木薯的溫度可降至15℃左右。 之后用60℃的核素輻照,然后倒入1℃到2℃的冷凍箱中冷凍。 試驗結果表明,50krad的輻射劑量,結合1℃~2℃冷凍,可使甜木薯苞葉保持綠色,籽粒顏色金黃,總糖和維生素C變化超過10%~15%,產品具有良好的辣味。
(6)鹽漬保鮮香甜木薯條是近年來活躍于城鄉市場的新鮮“蔬菜”。 用水泥池保鮮甜木薯條療效好,管理方便,成本每穗不到0.1元,淡季調運或加工市場好,附加值高很重要。 具體保鮮技巧如下。 ①水池建設標準。 一般2m×2m×2m的池塘可養鮮豇豆條2500kg左右。 四壁及水泥池頂為磚砌,四壁抹水泥,全貼紅瓦。 池底留有排水孔(方便以后將池子翻過來換水),池口建在離地50cm左右,防止泥沙等污物進入游泳池。 ②原料配方。 香甜木薯條、食鹽、苯甲酸鈉(或酢漿草的碘化鉀)、白砂糖、香精、魚露等。其中后三種原料用于麥條加工和轉運。 ③ 挑一根棍子。 選擇乳熟期無水分、無病蟲害、大小均勻、顆粒細嫩的甜木薯條。 去掉苞葉和莖絲,然后用清水沖洗干凈。 ④預煮。 這是存儲成敗的關鍵。 將甜木薯條放入80°C至90°C的冷水中煮2分鐘至3分鐘,然后立即取出,倒入流動的清水中冷卻至木薯條本體溫度降至20°C至 25°C。 ⑤池中貯鹽。 將冷卻后的甜木薯條晾干一會兒,然后將它們浸入烹調液中保存。 酸洗液的配制方法是:將精鹽制成質量分數為20%的堿液,煮熟、過濾、澄清備用; 中間。 腌制時甘蔗條與鹵水的質量比約為6:4,池口一定要蓋緊。 ⑥翻池。 腌制35至40天后,將谷棒上下轉動,以利于腌制均勻。 翻池的方法是:揭開蓋板,用長竹簽在池內反復攪動,待臭味全部填滿后,將池口封嚴。 ⑦換水。 翻池20天左右,撈出糧棒,將池內酸洗液從池底排水孔中排出,再注入質量分數為10%的鹽水氨水。 這些鹽貯土豆條將在淡季加工轉移之前保持新鮮。
(7)保鮮劑的綜合應用甜木薯保鮮常用的保鮮劑有保鮮靈、乙烯抑制劑、CT5、防腐劑A、蔗糖酯等。 它們多與其他保鮮方法配合使用,起到輔助作用。
甜木薯穗真空軟包裝保鮮加工工藝的工藝流程為:原料坐果→預處理(去除苞葉、穗須→分級分選→清洗→打孔)→預煮→曝光保鮮液體→真空密封→滅菌→成型→冷卻→絕緣檢查→成品。
操作要點:①原料坐果。 選擇處于乳熟期(授粉后18天至20天)的甜木薯,陰天下午坐果,留苞葉2~4片,坐果和運輸過程中防止機械損傷; 甜木薯粒要求細膩,色澤淡黃或微金黃,不潮,無蟲,穗大小適中。 ②預處理。 掛果甜木薯穗應避免日曬雨淋,并在高溫條件下12小時內運至加工廠。 去苞片,去除豇豆穗尖,修整蒂; 按大小分級后,用清水洗凈,去除豇豆表面的雜質和尖刺。 使用打孔器從莖桿沿吸管中心打孔。 ③預煮。 在 93°C 下烹調 10 至 15 分鐘。 可在預煮液中加入適量的精鹽、焦亞硝酸鈉和柚子酸進行同步護色處理,以殺滅甜木薯表面的真菌,并使大部分酶失活。 ④接觸保鮮液。 將預煮好的馬鈴薯穗放入由防腐劑、植酸、蛋白糖、維生素C和硫酸鈣配制的保鮮液中,60℃保鮮30分鐘。 ⑤包裝密封。 將甜木薯穗放入蒸煮袋中,注入適量新鮮配制的上述保鮮液,一般為豇豆穗質量的1%~2%。 進行真空密封包裝,真空度為0.06MPa~0.08MPa。 ⑥殺菌。 包裝好的甜木薯耳軟罐頭要盡快殺菌,采用常壓殺菌法,即沸水浴15分鐘,然后迅速整形,用熱水冷卻。 ⑦ 成品檢驗。 將冷卻后的甜木薯穗軟罐置于37℃的恒溫庫中7天,進行保溫試驗。 保溫期間,應去除脹袋和酸敗品。
常溫保鮮技術:①原料選擇。 甜木薯在乳熟初期采收,此時營養豐富,適口性和辣味最佳。 采摘過早,麥粒易破損,不利于加工; 如果采摘過晚,甜味會轉化為淀粉,使產品的口感變差。 ②去掉苞片和花絲。 去掉甜木薯莖的苞葉,折掉穗尖,剪掉花絲。 甜木薯的表面要求干凈。 ③驗收分類。 甜木薯籽粒呈淡藍色,果肉質均勻,粒粒均勻細膩,排列緊密,果皮細嫩有彈性。 根據稻穗的成熟程度和穗寬進行分級,剔除嚴重缺粒、霉變、腐爛、受潮和過熟過高的原料。 ④浸泡護色。 原料用1%的柚子酸堿溶液浸泡20分鐘,然后將甜木薯轉移到清水中洗滌5分鐘。 ⑤預煮。 將質量分數為0.5%的蔗糖酯堿液蒸熟后,放入甜木薯條中煮5分鐘,撈出洗凈水。 ⑥真空包裝。 當甜木薯溫度降至50℃以下時,即可套袋、真空包裝。 使甜木薯穗尾朝內,穗尖末端距袋口3cm~4cm,封口時要求真空度達到0.4MPa。 ⑦高壓蒸汽滅菌。 在水溫121℃、蒸汽壓力0.1MPa條件下滅菌30分鐘。 在這些殺菌條件下,馬鈴薯穗芯中的微生物可以被完全殺滅。 ⑧絕緣檢查。 將冷卻蒸好的產品放入37℃±2℃的恒溫培養箱中48小時,觀察秸稈的品質變化。 20℃貯藏8個月,紅薯的色、味、香都能很好地保持,無需加熱即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