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俗話說“吃了立春飯,一天暖一天。”立春節氣預示著春天即將到來,氣溫一天天變得暖和起來。立春這一天,我國民間會有一些“迎春”習俗,而飲食也是其中一項。那么,在立春這么重要的節氣里,主要吃什么食物好呢?想知道的話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2022立春吃什么最好
1、春餅
立春吃春餅是很多地方都有的飲食風俗。春餅,也叫荷葉餅,是一種用面粉烙制的薄面餅,將兩小塊水面,中間抹上油,疊在一起搟成薄薄的餅,烙熟后揭開成兩張。春餅是用來卷菜吃的,菜是人們備好的蔬菜或家常小菜,如肉絲炒豆芽或韭菜、炒素粉絲、炒綠豆芽等。吃春餅將這些菜包起來,從頭吃到尾,叫“有頭有尾”,取吉利的意思。用來做春餅餡的這些菜也叫合菜,這種菜是立春日必不可少的菜品。立春吃春餅也有迎春、祈盼豐收的意思。
2、春盤
春盤又稱“五辛盤”,是細切五種辛辣的生菜盤裝而成。《本草綱目》中說:“五辛菜,乃元旦、立春以蔥、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雜和食之,取迎新之意。”這一風俗傳到唐、宋、金、元。如元代耶律楚材有《立春日驛中作窮春盤》詩,其中說到用藕、豌豆、蔥、蔞蒿、韭黃和粉絲作春盤。
3、春卷
春卷,又稱春餅、春盤、薄餅。是中國民間節日的一種傳統食品。流行于中國各地,在江南等地尤盛。在中國南方,過春節不吃餃子,吃春卷和芝麻湯圓。民間除供自己家食用外,常用于待客。春卷歷史悠久,由古代的春餅演化而來。
4、蘿卜
在許多地方,立春又叫“咬春”。北方最具代表性的食品是蘿卜,吃蘿卜可分為啃、切片、切絲、做餡等多種形式。吃蘿卜不僅可以解春困,還可以增強婦女的生育機能,立春蘿卜又稱為“子孫蘿卜”。北方人多愛吃生蘿卜,尤以小紅蘿卜為最佳。
5、春茶
立春吃春茶,也叫“煨春”,主要流行于浙江溫州一帶。這里的茶并非指茶葉,最早的做法是將一種柚子切碎,搭配黑豆或白豆,與茶一起烹煮后飲用,后面改用紅豆、桂花、柑橘、桂花等與紅糖一起煨煮至爛熟,稱作“煨春”。飲春茶前要先敬家中祖先,再與家人分食。在當地方言中,豆與大同音,柑與官諧音,橘與吉諧音,桂與貴同音,民間認為吃春茶可以升官發財,有吉祥、富貴的意思。
6、田艾籺
田艾籺是春季常見的時令食品。在開春時節,萬物復蘇,草長鶯飛,正是春耕的田野上田艾生長的全盛時期,田艾約10厘米高,葉子是粉綠色的,花朵白中間綠,全身長滿絨毛。據《食物本草》里介紹,田艾具有祛濕,暖胃,清腸等功效。田艾籺也是拜神的節令貢品,祈禱風調雨順。
立春為什么要咬春
春打六九頭,打春吃春餅!立春吃春餅的習俗,名曰“咬春”。該習俗起源于唐朝。由于立春時,春回大地,萬物復蘇,各種蔬菜發出嫩芽,人們嘗鮮,便用面皮包著五彩繽紛的時令蔬菜,卷成卷蒸熟或者油炸,取名春餅,寓意五谷豐登,并將它互相贈送,取歡喜迎春、祈盼豐收之意。
順時而食,是心與自然的溝通,吃下與節令相合的食物,就是將整個四季放入了口中。老北京吃春餅最講究,一定要卷成筒,從頭吃到尾,寓意“有頭有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