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個節日,都是有其重要的元素以及內容存在的,因為節日當中承載著豐富多彩的文化底蘊,這是值得人們去了解的,年初三又被大家稱作是小年朝,這一天被人們稱作是小年朝、豬日的原因是什么呢?關于這一天還有什么傳說故事呢?
年初三被稱為豬日原因
年初三被稱為豬日,因為古時候大家對豬圖騰是非常崇拜的,會帶有尊敬的心情,在遠古時期,沒被馴化的時候還屬于野豬,在古人眼中看來野豬是一種比老虎、熊還危險的動物,是一種具有兇猛、善戰的代表。正月初一造出來雞,也被稱為雞日;初二造出來狗,也被稱為狗日;初三造出來豬,也被稱為豬日;因此,有一些部落會把豬當做神靈崇拜,把這一天當做豬的生日,長久流傳下來就有了正月初三有豬日的說法。
老鼠娶親代表來年豐收
在這一天有老鼠娶親的故事,中國民間傳說,初三晚上是老鼠娶親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燈睡覺,以免騷亂了鼠輩,并在屋角灑落一些米粒、糕餅,供老鼠食用,稱為老鼠分錢,正月初三又稱小年朝,也稱赤狗日,作為古老的中國傳統節日,中國民間傳說初三晚上是老鼠娶親的日子,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豐收。
小年朝禁忌事項
大年初三的這一天,人們最好是不要去殺豬,因為這一天被大家稱作是豬日,需要尊敬豬,老一輩人,在這天足不出戶,留在家中祭祀神明。豬生殖頻繁,每年產仔兩次,每次可產十余頭,是人們常用的肉食品。豬的脂肪可以人藥,也是制造石堿和蠟的原料。但是,每當豬過生日的時候,人們為了寓意能夠讓豬多生產,多長膘,獲得更多的收獲,在正月初三的時候是不會殺豬吃肉的。正月初三除了被稱為豬日,還被稱為赤狗日,是一個不吉利的日子,赤狗是口怒之神,遇之則有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