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6月已經是中旬了,7月即將到來,而一般每年的7月,我們都會迎來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每年三伏天的開始是從“夏至三庚日”算的,時間不固定,那么,根據計算,2022三伏天是幾號開始呢?到底2022年什么時候入伏?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算一算吧。
2022三伏天是幾號開始
2022年三伏天從7月16日開始,8月24日結束,一共40天。具體時間表:初伏:2022年7月16日-2022年7月25日,共10天;中伏:2022年7月26日-2022年8月14日,共20天;末伏:2022年8月15日-2022年8月24日,共10天。
三伏天頭伏為啥要吃餃子?
“吃”是生活中的頭等大事。北方有句俚語很流行,“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一來有麥收后嘗新的意思,二來在提醒人們,夏季飲食不能含糊。
夏天人們容易食欲不振,餃子在傳統習俗里恰好是開胃解饞的食物。另外還有一種說法稱,餃子的外形像元寶,也有“元寶藏福”的意思,吃餃子象征著福氣滿滿。
伏日吃面的習慣也由來已久。《魏氏春秋》記載,何晏“伏日食湯餅,取巾拭汗,面色皎然”,這里的“湯餅”就是熱湯面。用新小麥磨成面粉煮湯吃,營養豐富又能發汗。
“三伏烙餅攤雞蛋”,末伏時天氣往往會稍微涼爽一些,烙餅也不會覺得太熱。再煮上一鍋綠豆粥,攤幾個雞蛋與烙餅一起食用,也算是美味。
此外還吃什么?
三伏飲食
雞
民諺云:“起伏吃只雞,一年好身體。”南昌“頭伏吃雞二伏鴨”,湖南與江西比鄰,頭伏也是吃雞。相對來說,江西、湖南人三伏天養生吃雞倒是很有幾分科學根據。三伏天里人的體能消耗較多,須適當補充營養。在燉雞時可適量加入生姜,生姜性溫,可以調節人體在夏季內外的溫差,使得人體適應外界環境,起去濕強身的作用。這樣一來,可做到發散體內蘊寒,防止秋發寒病。
蘿卜
“頭伏蘿卜二伏菜”,從傳統意義上講,北方冬季的主要蔬菜是儲存的大白菜和大蘿卜,所以種植秋菜大白菜和大蘿卜就顯得很重要。所謂的頭伏蘿卜二伏菜是指入伏以后,第一個10天稱為頭伏,這個季節就要種蘿卜了,第二個10天稱為二伏,這時就要種白菜了。
火腿
杭州人“頭伏火腿二伏雞”。中醫認為,火腿有健脾開胃、生津益血的功效。火腿一年四季都可以吃,但是夏季吃為最佳。夏天人們往往食欲不振,營養不足。火腿營養豐富,食之不膩,能增進食欲,和冬瓜燒湯,既有營養,又防暑祛病。
羊肉
“彭城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眾所周知,羊肉是發汗的食物,是冬日里再好不過的美食,徐州人卻迎難而上,在一年中最熱的伏天吃加了紅油辣椒的羊肉。徐州人對吃伏羊的喜愛莫過于當地民謠:六月六接姑娘,新麥餅羊肉湯。當地人認為此法能“以熱治熱、發汗排毒”。“伏羊節”是徐州的傳統節日。于每年入伏之季,即初伏之日開始,在之后的一個月里,徐州百姓集聚在各個酒店、飯莊、羊肉館、燒烤攤,吃羊肉,喝羊肉湯,故曰吃伏羊。
餛飩
在南方部分地區,如上海等頭伏要吃餛飩,其實對于南方人來說,餛飩和餃子幾乎是一種食物。上海人有“頭伏餛飩二伏茶”的說法。比起水餃,餛飩個小皮薄,煮熟后有透明感,另煮餛飩費時短,煮水餃過程則需多次加涼水,方保證熟透。另外還有一點,水餃重蘸料,餛飩重湯料,在廣東地區尤其突出,雞湯、肉骨頭湯是湯底的首選。
吃面
伏日吃面習俗至少三國時期就已開始了。魏氏春秋:伏日食湯餅,取巾拭汗,面色皎然這里的湯餅就是熱湯面。荊楚歲時記:六月伏日食湯餅,名為辟惡五月是惡月,六月沾邊兒也應辟惡。伏天還可吃過水面、炒面。所謂炒面是用鍋將面粉炒干炒熟,然后用水加糖拌著吃。唐代醫學家蘇恭說,炒面可解煩熱,止泄,實大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