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關:。班里老師也發覺了這個問題,還專門來家里了解情況。老師跟李飄和孩子認真談了一次心,臨走時,提醒李飄夫婦也要多關心孩子融入新生活!
2、“以前村里沒學校,孩子只能到鎮上念書。一大早就得摸著黑出門,沿著山路走兩個多小時。”時間長了,大人都受不了,更何況孩子。思來想去,李飄只好把兒子小亮(化名)送到縣城的親戚家,請親戚佐理照顧!
3、“還是觀念有問題,過去老覺得教育孩子就靠學校,不靠家長。”李飄說,“以后我們對孩子的教育要更上心才行。”。
4、20xx年底,隨著最后一批搬遷戶入住,社區開始開展不同類型的就業技能培訓。一看到有廚師培訓班,早有想法的李飄跟妻子立馬報了名!
5、但轉頭,李飄又犯難了:干慣了體力活兒,炒菜的技術不夠怎么辦?妻子也發愁:租金也是筆不小的數目,一時半會兒也難湊出來!
6、“去趟鎮上就靠一雙腳板子,都是山路,車子進不來呀!”說起自己的老家務川縣涪洋鎮雙河村,李飄滿是感慨!
7、剛到飯點,牛肉粉館就坐滿了人,大廳里,只見一個平平個頭,身穿淺灰色夾克,皮鞋擦得锃亮的中年人正忙著招呼客人,他叫李飄,是這家店的老板!
8、住進新樓房,開起小餐館,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搬得出的問題基本解決后,后續扶持最要害的是就業。樂業才能安居。解決好就業問題,才能確保搬遷群眾穩得住、逐步能致富,防止返貧!
9、孩子就近上學。20xx年7月,李飄全家從貴州遵義市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的大山深處搬到了縣城。挪了窮窩,摘了窮帽,李飄一家成了新市民。截至去年年底,務川縣已經累計實施搬遷4283戶19809人,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全面完成。搬遷群眾進了城,如何穩得住、能致富?
10、蘇 濱。本期統籌:何 娟。搬出大山,工作也有了著落,還能照顧家里人,李飄覺得很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