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每年許多朋友都會關注大寒這個節氣,因為該節氣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如除舊布新、制作臘味、祭灶等等。最近有些朋友來咨詢,大寒是幾月幾日2022年?2022大寒節氣是幾月幾號?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來聊一聊這方面有關的內容,以下內容值得大家一看。
大寒是幾月幾日2022年
2022年大寒是1月20日10點38分56秒。這天正好是農歷的臘月十八,辛丑年辛丑月癸酉日。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后一個,過了大寒又立春,即迎來新一年的節氣輪回。年節恰在立春前后,大寒一到年味漸濃。大寒節氣由于近年,這節氣期間充滿了喜悅與歡樂的氣氛,是一個歡快輕松的節氣。這節氣期間,人們開始忙著除舊飾新,腌制臘味年肴,準備年貨,因為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春節就要到了。作為年尾最后一個節氣大寒,雖是農閑時節,但家家都在“忙”--忙過年,此即“大寒迎年”的風俗。所謂“大寒迎年”,就是大寒至農歷新年這段時間,民間會有一系列活動,歸納起來至少有十大風俗,分別是:“食糯”、“縱飲”、“做牙”、“掃塵”、“糊窗”、“臘味”、“趕婚”、“趁墟”、“洗浴”、“貼年紅”等。
大寒是最冷的節氣嗎?
從理論上來說大寒是最冷的節氣,不過實際情況有可能不是。小寒和大寒一樣,都是表示天氣寒冷程度的節氣。在我國部分地區,大寒不如小寒冷,但在某些年份和沿海少數地方,全年最低氣溫仍然會出現在大寒節氣內。”
大寒的養生之道--飲食
說起大寒的養生之道,不可避免提到的話題就是飲食。大寒正是一個由冬到春的過渡時期,飲食起居應隨之“轉軌”。養生飲食宜減咸增苦以養心氣,宜熱食,防止損害脾胃陽氣,但燥熱之物不可多吃。冬季為腎經旺盛之時,而腎主咸,心主苦。從醫學五行理論來說,咸勝苦,腎水克心火。若咸味吃多了,就會使本來就偏亢的腎水更亢,從而使心陽的力量減弱,所以應多食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陽。因此冬天的飲食原則是減咸增苦,抵御腎水,滋養心氣,以保心腎相交,陰陽平衡。大寒可以進補,但是要注意適度,不可飲食過度。
大寒的養生之道--起居
除了飲食方面,日常起居也有養生的技巧。首先要注意御寒保暖,由于天氣寒冷,上了年紀的人,一般都有肌肉萎縮和動作緩慢的現象,因此,選擇寬大松軟、穿脫方便的冬裝很重要。而在內衣選擇上,以吸濕性能好、透氣性強、輕盈柔軟、便于洗滌、穿著舒適的純棉針織物為宜。 早睡晚起,勞逸結合。大寒時節,在起居方面仍要順應冬季閉藏的特性,為了避免寒風的侵襲,理應做到早睡晚起,勞逸結合,外出時也要根據自身情況添加保暖衣物。如果室內經常開暖氣或空調,除了要經常開窗通風外,最好再通過使用空氣加濕器等方法,提高空氣中的濕度。除此之外,身體鍛煉也是不能減少的。
大寒有關的詩
大寒有關的詩:大寒十二月中(唐元稹)
臘酒自盈樽,金爐獸炭溫。大寒宜近火,無事莫開門。冬與春交替,星周月詎存?明朝換新律,梅柳待陽春。
大寒有關的詩:大寒吟(宋邵雍)
舊雪未及消,新雪又擁戶。堦前凍銀床,檐頭冰鍾乳。清日無光輝,烈風正號怒。人口各有舌,言語不能吐。
大寒有關的詩:大寒(宋陸游)
大寒雪未消,閉戶不能出。可憐切云冠,局此容膝室。吾車適已懸,吾馭久罷叱。拂塵取一編,相對輒終日。亡羊戒多岐,學道當致一。信能宗闕里,百氏端可黜。為山儻勿休,會見高崒嵂。頹齡雖已迫,孺子有美質。
大寒有關的詩:己卯冬大寒有感(宋蘇舜欽)
延川未撤警,夕烽照冰雪。窮邊苦寒地,兵氣相躔結。主將初臨戎,猛思風前發。朝笳吹馀哀,疊鼓暮不絕。淹留未見敵,愁端密如發。予聞古烈士,自誓立壯節。丸泥封函關,長纓系南越。本為朝廷羞,寧計身命活。功名非與期,冊書豈磨滅。然由在遇專,丑類易翦伐。訓士無他才,賞罰在果決。近聞邊方奏,中覆多沉沒。罪者既稽誅,功者不見閱。雖使頗牧生,勇智當坐竭。或云廟堂上,與彼勢相戛。恐其立異勛,欻然自超拔。不知百萬師,寒刮膚革裂。關中閑誅斂,農產半匱竭。我欲叫上帝,愿帝下明罰。早令黠虜亡,無為生民孽。
大寒有關的詩:大寒(明末淸初屈大均)
大寒偏易暖,寒向小寒時。亦有空林雪,梅花似不知。病煩春色早,貧恐水仙遲。多謝萋萋草,穿冰已作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