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
在這一天最需要干的便是放爆竹、吃餃子,向長輩拜年,然后長輩給晚輩發壓歲錢。同時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后,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財"、"四季如意"、"新年快樂"等吉祥的話語,左右鄰居或親朋好友亦相互登門拜年或相邀飲酒娛樂。而且依據傳統習俗,初一當日不可倒垃圾、動掃帚。
大年初二
出嫁的女兒回娘家就可以選在這一天,同時丈夫也必須同行,女兒要攜帶禮品、紅包,且必須留在娘家吃午飯,但晚飯前必須返回婆家。在這一天,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財神,這天無論是商貿店鋪,還是普通家庭,都要舉行祭財神活動,各家把除夕夜接來的財神祭祀一番,實際上是把買來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這天中午要吃餛飩,俗稱"元寶湯"。祭祀的供品用魚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號,這天均大舉祭祀活動,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豬、整羊、整雞、整鴨、紅色活鯉魚等,祈望今 年要發大財。
大年初三
正月初三又稱“豬日”,也稱“赤狗日”,屬于比較不吉利的一天,因而這天不適宜出門、拜年,而且此日是“老鼠娶親”的時候,一般要早早休息。傳統民間還有禁食米飯、不殺豬羊的說法。北方等地有不動剪刀的習慣,有些甚至會用布把剪刀裹起來。舊時初三日夜把年節時的松柏枝及節期所掛門神門箋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過完,又要開始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