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門關又名西陘關,位于中國山西省忻州市代縣縣城以北約20公里處的雁門山中,是長城上的重要關隘,與寧武關、偏關合稱為“外三關”。
雁門關的圍城隨山勢而建,周長5公里多,城墻的南端分別與關城的東西兩翼相連,向北則沿著山脊延伸到谷底合圍,合圍處建有城門,圍城以外還筑有3道大石墻和25道小石墻,起到屏障的作用。
雁門關城正北的山崗上有明清駐軍的營房舊址,東南有練兵的校場,西門外有關帝廟,東門外有靖邊祠,祭祀戰國名將李牧,現僅存石臺、石獅子、石旗桿和數通明清碑刻。
雁門關城以西的舊關城俗稱為鐵里門,兩關之間用石砌長城相連,并建造了敵樓、烽火臺等,形成一組完整的防御體系。
每隔120米左右,便建烽火臺和敵樓各一座,在險要的地段,還設置了堡寨、壕溝和暗門等。它的東西兩端向北延伸后,最終與外長城相連。
在舊關城附近有一段明代建造的白草口長城,是中國目前保存最完好的長城段之一,該段長城全長5033米,墻高6-8米,底寬5米,頂寬3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