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把節是彝族、白族、納西族、基諾族、拉祜族等火把節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傳統節日,但每個民族關于火把節的傳說不同,而且慶?;顒雍土曀滓膊灰粯印<{西族是我國居住在金沙江上游地帶的少數民族,那么,在納西族文化中的火把節有什么特色活動呢?
農歷6月25日至27日三天,是納西族人民的“火把節”。他們的火把節有這樣一個故事。
相傳玉皇大帝在天宮感到十分厭倦。想看看人間的生活。有一天。他打開南天門,只見大地青山綠水,人壽年豐。他非常生氣。便命天將去燒毀人間。天將不忍心那樣做,便謊稱人間己被燒毀。
誰知謊育被玉皇大帝天察覺。就把這員天將殺了。就在6月的一天。從天上滴下一滴血,變成一個娃娃,哭著說:玉皇大帝今晚要燒毀人間,叫大家快點嫩火把。連燒三天,迷惑玉帝,才能度過災難。聽了娃娃的話,家家戶戶三天三夜點燃火把。終于免除了災難。為紀念那員犬將,從那以后,就有了火把節。
火把節頭一天,青年男女穿起節日盛裝。到野外采花摘果,對歌談情。成年人把松木劈成細條。中間夾上松脂。擁成火把。家庭主婦積極準備節日食品。天將晚。各家在門前點燃火把。
第二天,親朋好友,互相拜訪。青年男女到野外會餐,媳婦們回娘家探親。成年人準各比昨晚更長的火把。他們用火把照亮莊稼,消滅害蟲,預祝豐收。
第三天是火把節的高潮,這天的火把扎得又粗又長,還要進行一番裝飾。家家戶戶用火把房前屋后都照遍,以示驅除邪惡。安定吉樣。接著,人們圍著火把,通宵達旦地唱歌跳舞。其隆重程度。僅次于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