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臺北文化的都知道臺灣是個美食天堂,各式各樣的料理、中西餐、甜點,說到甜點,那就要說說鳳梨酥了,去臺灣旅游回來總是要帶一些鳳梨酥當伴手禮的,那你對臺灣的鳳梨酥有多少了解呢?
鳳梨酥相傳最早起源于三國時期,其鳳梨閩南話發(fā)音又稱“旺來”,象征子孫旺旺來的意思,而鳳梨亦是臺灣人拜拜常用的貢品,取其“旺旺”“旺來”之意,所以在當代臺灣婚禮習俗中,也是廣為應用,深受民眾喜愛。
鳳梨酥是臺灣的著名小吃,外皮酥松化口,內(nèi)餡甜而不膩,此種“中西結合”的鳳梨酥,連西方人也贊賞有加,故逐漸成為島外觀光客最喜歡的臺灣手禮之一。 鳳梨酥和鳳凰酥內(nèi)餡的口味有些區(qū)別,鳳梨酥是甜餡,而鳳凰酥是咸甜口味的,其中在鳳梨冬瓜餡的基礎上加些咸蛋黃,口味更佳。正宗的鳳梨酥皮薄餡大,外皮酥松化口,鳳梨內(nèi)餡甜而不膩,其中為了口感需要,通常會添加冬瓜,成品非常好吃。
早期的鳳梨禮餅因太大塊,一般人消費不起,近百年前,臺中縣一位糕餅師傅顏瓶,經(jīng)常挑著擔子、帶著自己做的“龍鳳餅”到臺中販售。最初的“龍餅”是包了肉餡的大圓餅,同樣大小的“鳳餅”,則以菠蘿為內(nèi)餡。“龍鳳餅”因為吉祥的寓意,被認為是訂婚、結婚不能或缺的喜餅,經(jīng)過顏瓶改良,鳳餅縮小成每個大約25至100克的精巧小餅,鳳梨酥從此誕生。
后來更演變?yōu)榻Y合西式派皮與中式鳳梨餡料所制成的現(xiàn)代“鳳梨酥”,由于外皮酥松化口,鳳梨內(nèi)餡甜而不膩,此種“中西結合”的鳳梨酥,連西方人也贊賞有加,故逐漸成為外國觀光客最喜歡的臺灣手禮之一。鳳梨酥和鳳凰酥內(nèi)餡的口味有些區(qū)別,鳳梨酥是甜餡,而鳳凰酥是咸甜口味的,其中在鳳梨冬瓜餡的基礎上加些咸蛋黃,口味更佳。
您也許還喜歡:
寧波結婚習俗是什么樣的
寧波文化:寧波為什么叫甬城
逐漸消失的寧波傳統(tǒng)民間藝術
細數(shù)寧波歷史名人,你知道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