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不會把所有的東西都寫出來,寫出來的也不會表達所有的意思,但是圣人先賢的話,其中不是可以略見一斑嗎?
在《周易·系辭上》中提出:“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同時也提出了面對這種困惑的迷茫:“然則圣人之意,其不可見之乎?”以及面對這個矛盾的解決辦法:“子曰:‘圣人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偽,系辭焉以盡其言,變而通之以盡利,鼓之舞之以盡神’。”文不逮義之謂,語言與人的狀態是有距離的,任何高明的文學大家在此微妙的人類心態面前都是無才可施的,以言害義此說由來即本于此。正如莊子云:言隱于繁華,道隱于小成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