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海嘯是一種災難性的海浪,傳播速度非常快,在遙遠的海面移動時不太被人注意。那么,海域地震會不會引發海嘯?海域地震會引起海嘯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準備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海域地震會不會引發海嘯
不一定會引發海嘯,地震與海嘯不存在直接的因果關系,說白了就是發生地震不一定會發生海嘯,不發生地震不一定不發生海嘯。
海嘯簡介
海嘯的英文詞“Tsunami”來自日文,是港灣中的波的意思。在深海大洋,海嘯波以每小時700公里以上的速度傳播,可輕松地與波音747飛機保持同步,但波高卻只有幾十厘米或更小。
海嘯波有別于普通波浪,在深海中波長通常達到100公里或以上,而周期則從10分鐘至1小時。當海嘯行經近岸淺水區時,波速減小而波幅驟增,有時可達30m以上,驟然形成“水墻”而淹沒濱海地區,造成災害。
與風暴潮的漸次上升不同,地震海嘯有多個峰值,連續排列幾個大波尤以第二和第三個波峰為最,喧囂洶涌地撞擊海岸,波高極高,流速很大,從海面到海底幾乎是一致的,能驟然形成“水墻”,猛烈沖擊岸地。若波谷最先到達,則水位驟落,有時能裸露出多年未見的海底,接著在十幾分鐘內又猛漲,升高達幾十米,洶涌向岸上襲來。
海嘯的威力不容小覷
飛機的速度有多快?海嘯的波速可與之一較高下,海嘯的波速每小時達700~900km,這正是越洋波音747飛機的速度。波長可達數百千米,傳播幾千公里而能量損失很小。
這種波長極長、速度極快的海嘯波,在茫茫的大洋里,波高可能不足一米,但當到達海岸淺水地帶,波長減短而波高急劇增高,形成含有巨大能量的“水墻”。“水墻”直入沿岸的城市與村莊,給人類帶來災難。
海嘯災害警報發布標準
海嘯信息
受地震或其他因素影響,預計海嘯波將會在我國沿岸產生0.3米以下的海嘯波幅,或者沒有海嘯,發布海嘯信息。
海嘯災害黃色警報
受地震或其他因素影響,預計海嘯波將會在我國沿岸產生0.3(含)米至1.0米的海嘯波幅,發布海嘯黃色警報。
海嘯災害橙色警報
受地震或其他因素影響,預計海嘯將會在我國沿岸產生1.0(含)米至3.0米的海嘯波幅,發布海嘯橙色警報。
海嘯災害紅色警報
受地震或其他因素影響,預計海嘯波將在我國沿岸產生3.0(含)米以上的海嘯波幅,發布海嘯紅色警報。
海嘯所產生的浪高取決于什么
海嘯所產生的浪高取決于海水的深度。
海嘯就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發、海底滑坡或氣象變化產生的破壞性海浪,海嘯的波速高達每小時700~800千米,在幾小時內就能橫過大洋,波長可達數百公里。
海嘯主要受海底地形、海岸線幾何形狀及波浪特性的控制,呼嘯的海浪冰墻每隔數分鐘或數十分鐘就重復一次,摧毀堤岸,淹沒陸地,奪走生命財產,破壞力極大。
全球的海嘯發生區大致與地震帶一致。全球有記載的破壞性海嘯大約有260次左右,平均大約六、七年發生一次。發生在環太平洋地區的地震海嘯就占了約80%。而日本列島及附近海域的地震又占太平洋地震海嘯的60%左右,日本是全球發生地震海嘯并且受害最深的國家。
海嘯發生時,震蕩波在海面上以不斷擴大的圓圈,傳播到很遠的地方。它以每小時600-1000公里的高速,在毫無阻攔的洋面上馳聘1萬-2萬公里的路程,掀起10-40米高的拍岸巨浪,吞沒所波及的一切,有時最先到達的海岸的海嘯可能是波谷,水位下落,暴露出淺灘海底;幾分鐘后波峰到來,一退一進,造成毀滅性的破壞。
劇烈震動之后不久,巨浪呼嘯,以摧枯拉朽之勢,越過海岸線,越過田野,迅猛地襲擊著岸邊的城市和村莊,瞬時人們都消失在巨浪中。港口所有設施,被震塌的建筑物,在狂濤的洗劫下,被席卷一空。事后,海灘上一片狼藉,到處是殘木破板和人畜尸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