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世界上是有兩大火山地震帶的,那么,世界兩大火山地震帶是什么?全球兩大火山地震帶是叫什么?下面是小編精心準備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世界兩大火山地震帶是什么
兩大火山地震帶是環太平洋地震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山地震帶兩大地震帶。前者約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淺源地震(0~70千米)、幾乎全部的中源(70~300千米)和深源(300~700千米)地震。它圍繞著太平洋分布,從南美洲的南端開始,沿西海岸向北延伸,到北美洲阿拉斯加,折向西經阿留申群島、堪察加半島、千島群島到日本。
而后分成兩支:一支沿小笠原群島經關島向南;一支經琉球群島到我國臺灣島,再向南由菲律賓經新幾內亞島、斐濟、西薩摩亞直到新西蘭。這一地震帶的走向與環太平洋火山帶相一致,但并不重合,地震多分布在靠海的外側,而火山多分布在靠陸的內側。
環太平洋火山帶成因
環太平洋火山帶的直接成因是板塊的移動和碰撞。
火山帶東部是由于納斯卡板塊和可可斯板塊潛沒于向西移動的南美洲板塊之下。
太平洋板塊的一部分以及細小的胡安德富卡板塊則潛沒于北美洲板塊之下。
向西北移動的太平洋板塊的東北部分潛沒于阿留申群島弧之下,較西的部分則潛沒于堪察加-千島群島弧之下。
太平洋板塊的南面部分情況較復雜,一些面積較小的板塊從馬里亞納群島、菲律賓、布干維爾島、湯加和新西蘭與其碰撞。印尼位于環太平洋火山帶及阿爾卑斯帶之間,東北部的島嶼包括新幾內亞靠近環太平洋火山帶;南部及西部的蘇門答臘、爪哇、峇里、弗洛里斯島及帝汶島則靠近阿爾卑斯帶。
地中海喜馬拉雅山地震帶簡介
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又稱“歐亞地震帶”,主要分布于歐亞大陸,從印度尼西亞開始,經中南半島西部和我國的云、貴、川、青、藏地區,以及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阿富汗、伊朗、土耳其到地中海北岸,一直還伸到大西洋的亞速爾群島。
橫貫歐亞兩洲及涉及非洲地區。其中一部分從堪察加開始,越過中亞,另一部分則從印度尼西亞開始,越過喜馬拉雅山脈,它們在帕米爾會合,然后向西伸入伊朗、土耳其和地中海地區,再出亞速海。歐亞地震帶所釋放的地震能量占全球地震總能量的15%,主要是淺源地震和中源地震,缺乏深源地震。另外5%的地震能量釋放在海嶺地震帶。
這條地震帶也是近代地殼運動活躍的地帶,它又可分為幾個段落,其中印度北部是重要一段,稱“喜馬拉雅地震帶”,東西長約2400公里。
火山地震的特點
火山地震的特點是震源常限于火山活動地帶,一般深度不超過10公里的淺源地震,震級較大,多屬于沒有主震的地震群型,影響范圍小。
火山地震一般較小,為數不多,數量約占地震總數的7%左右,通常發生在板塊的生長邊界。
火山與地震的關系
火山噴發一定會引起地震,因為巖漿劇烈活動會沖擊地殼表面,且會導致巖石層構造產生不同程度改變,只是地震的強度和范圍不盡相同。火山長期劇烈活動會使地殼變得不穩定,誘發大中型地震。
地震不一定引起火山噴發,但也可能引發火山活動,尤其是發生在火山群、火山帶或板塊薄弱地區的地震。火山區域發生的地震會使地殼變得更薄弱,從而利于火山內部的熔巖沖出地表。
從地殼運動、巖漿(或巖石)活動角度而言,火山活動是地震的特殊形式,也是大地震動的一種另類表現。事實上大部分構造地震都是由地幔(板塊下方)里的巖漿持續劇烈活動引起的,而熔巖沖出地表又凝固成巖石、即火山噴發,其本身就是巖石層結構發生變化的一種現象,符合地震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