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動物是分為恒溫動物和變溫動物的,這是根據動物的體溫是否會隨著環境變化來劃分的。那么,青蛙屬于恒溫還是變溫動物?青蛙是恒溫動物還是變溫動物?下面是小編精心準備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青蛙屬于恒溫還是變溫動物
是變溫動物,它們身體內部的溫度會隨著環境的溫度變化。如果它們在陽光底下,它們的身體就會變得比較暖和,但是如果在水中和或者是陰涼的地方,它們的體溫也會逐漸降低。因此,青蛙不屬于恒溫動物,而是屬于變溫動物。
體溫隨外界溫度變化而改變。在自然條件下,青蛙生長適宜溫度為20-30℃,最適溫度為25-28℃。當冬季溫度降至10℃以下時,攝食與活動逐步減弱。
降到5℃以下時,即鉆入洞穴或池底淤泥中冬眠。次年早春溫度回升時結束冬眠。水溫超過32℃級以上時,活動明顯減弱;溫度超過35℃會導致青蛙陸續死亡。
青蛙基本習性
青蛙常棲息于河流、池塘和稻田等處,主要在水邊的草叢中活動,有時也能潛伏到水中。大多在夜間活動,以昆蟲為主食,也取食一些田螺、蝸牛、小蝦、小魚等。所食昆蟲絕大部分為農業害蟲。有人估計,一只青蛙一天可捕食70個蟲子,一年可消滅害蟲15000只。因此,青蛙是一種對農業有益的動物,應提倡保護。在秋末天氣變冷時,青蛙蟄伏在水底或洞穴之中冬眠,翌年春季天氣變暖時再回到水中繁殖。繁殖期間,許多雄蛙常聚到一個共同的區域,高聲鳴叫,連續不斷,這就是所謂的“哈蟆吵坑”。
其實這是雄蛙的一種求偶行為,通過鳴叫來吸引異性,結成配偶。配對以后,雌蛙便開始向水中排卵,每次排卵約3000-6000粒;與此同時,雄蛙向水中排出精子。精、卵細胞在水中結合成受精卵,經4-5天的孵化發育成為蝌蚪。蝌蚪必須生活在水中,以尾游泳,用鰓呼吸,并取食矽藻、綠藻等植物性食物。經過兩個月的發育之后,蝌蚪變態成為幼蛙,尾部逐漸消失,體長大為縮短,并開始上陸生活,食性也開始轉變為以動物性食物為主。從幼蛙到性成熟大約需要三年時間。
青蛙是哺乳動物嗎
青蛙是日常生活中經常可以見到的一種動物,數量非常多的,在世界范圍內的分布領域都是十分廣泛的。從類別來看,青蛙屬于脊索動物門兩棲綱,也就是說它們是兩棲動物。那么,青蛙就必然不是哺乳動物,因為哺乳動物和兩棲動物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大類,其中各自包括很多不同的動物。由于兩者沒有交集,作為兩棲動物的青蛙不可能同時屬于哺乳動物。
青蛙跟哺乳動物相比,在很多方面都是不同的,在一些關鍵的特征上都有差異。首先是它們的呼吸方式,青蛙在幼體時期的時候,是用鰓來呼吸的,在成年后也會用肺呼吸,但它們的肺部功能并不是特別完善,需要用皮膚來輔助呼吸。而哺乳動物的一個突出特征就是肺部功能比較強大,一直是用肺來呼吸的。另外,從繁殖方式來看,哺乳動物的繁殖方式是胎生,但青蛙采用的方式則是卵生,差異非常大。
青蛙是胎生繁殖的嗎
青蛙并不是哺乳動物,而是兩棲動物。而胎生的繁殖方式是哺乳動物特有的一種繁殖方式,青蛙并部采用胎生的方式繁殖,而是用卵生的方式繁殖。青蛙是雌雄異體的動物,它們的繁殖過程是在水中進行的。在每年的四月份前后,就是青蛙繁殖的高峰期。具體來看,青蛙采用體外受精的方式繁殖,雌性青蛙會將它們的卵產在水中。在經歷過受精卵、蝌蚪、幼蛙這三個階段之后,青蛙就會進入成蛙階段,就說明它們成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