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
寧:安寧。
雞犬不寧:形容騷擾得厲害,連雞狗都不得安寧。
出處:
唐柳宗元《捕蛇者說》:"嘩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焉。"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把一個地方攪得齏菜不生;雞犬不寧。”
典故:
唐朝原本是個繁盛的封建王朝,但到了中期,安史之亂后,唐代再也無法恢復(fù)已往的繁榮,當(dāng)時的時局動亂,宦官專市又加上藩鎮(zhèn)割據(jù),令百姓十分痛苦。而當(dāng)官的都只顧自己,拼命搜刮民脂民膏,稅收名目又雜又多,人民整日勞苦也無法吃飽肚子。柳宗元見到這種情況既痛心又無奈,曾寫了一篇《捕蛇者說》來諷喻時政,反映人民生活的圃苦,希望統(tǒng)治者看到能調(diào)整政策、改變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