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制農具出現在什么時期
鐵制農具出現在春秋時時期。春秋晚期,鐵農具的使用范圍擴大。原因是諸侯國不再滿足于稱霸諸侯,做諸侯之長,而是要滅掉其他國,自己統一天下。從而大力發展農業經濟。鐵農具的出現促進了生產發展,也推動了社會其他方面的變化。這使得諸侯國變得強大,不再像周王朝進貢,是周天子經濟下降,權威減弱。諸侯國實力變得強大,為了爭奪霸權,先后出現了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由于鐵農具的推廣,各國的農業帶動經濟發展,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權威。實力強大的諸侯國為了爭奪霸權,互相征戰,爭做霸主。形勢動蕩不安、戰亂頻發、民不聊生。
在《國語·齊語》中,記載著管仲對齊桓公說的一句話:“美金以鑄劍戟,試諸狗馬;惡金以鑄鉬、夷、斤,試諸壤土?!边@里美金指的就是青銅,惡金指的則是鐵。
考古發掘,在22個省和自治區140余個地點出土過鐵制農具,種類有鍤、鋤、镢、鐮、犁等等。春秋戰國時期,隨著冶煉鐵業的興起,中國農具史上出現一次大的變革,鐵制農具代替了木、石等材料的農具,從而使農業生產力發生了質的飛躍。戰國時期的農具絕大多數都是在木器上套一個鐵制的鋒刃,到西漢中期以后,木心鐵刃農具開始被全鐵農具代替。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和完善,鐵制農具逐漸形成了種類繁多、制造簡單、小巧靈活、使用方便的完整體系,適合了中國農業生產環境和農作物的要求。
鐵制農具在當時具有怎樣的歷史地位
夏朝主要是石器,青銅器已近出現。商朝廣泛使用青銅器。西周,主要使用木制和石制工具進行農業生產。東周春秋時期,鐵質工具開始廣泛應用于農業生產領域。鐵農具的數量遠遠超過木石農具,占據了主導地位。
首先是生產力的發展,煉鐵工具和技術的提高,使得鐵器生產的難度降低;其次是由于鐵器本身比石器木器青銅器更耐用,更有助于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生產效率的提高,因此廣受歡迎;還有一點就是鐵器比青銅器廉價,這也有助于鐵器在小農經濟占主導的社會中廣泛推廣。
促進了當時社會生產力的提高,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力 的發展必然帶動生產關系的變革促進社會的發展。鐵農具和牛犁耕的出現提高了生產力促進了社會的進步,中國古代社會由奴隸制社會轉為封建社會。
鐵制農具是什么時候被發明的
戰國1964年,江蘇六合程橋鎮出土一件春秋晚期的鐵塊,經鑒定是白口生鐵,這是到現在為止我國出土并且經過科學分析的最早生鐵實物.戰國中晚期,鐵器在我國農業、手工業生產中占據了主導地位。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出土的戰國鐵質生產工具大約十六種左右,其中多數是生鐵和它的柔化處理件,塊煉鐵處于輔助地位。這表明這時我國生鐵生產已經有了比較大的發展。鐵農具的廣泛使用成為社會生產發展的標志。春秋后期,農業生產已開始使用鐵制農具。鐵農具的使用,使生產力有了顯著的提高。恩格斯就曾指出:“鐵使更大面積的農田耕作,開墾廣闊的森林地區成為可能,它給手工業工人提供了一種極其堅固銳利非石頭或當時所知道的其他金屬所能抵擋的工具.”。